教育學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時間:2021-06-17 17:26:46
教育學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級學科代碼:0401
一、培養目标
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事業心,具備寬廣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紮實全面的教育專業知識,具有一定的獨立從事教育研究和教育教學改革實踐的能力,具有較好的創新意識和學術素養,具備從事教育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教學、研究、培訓、管理和服務等工作基本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研究方向簡介
1.教育學原理
本方向以教育領域中的現象及規律為研究對象,以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和教育學基本理論為指導,在揭示教育規律的基礎上,闡明教育工作的原則、方法和組織形式等問題,為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理論和方法上的依據。
2.課程與教學論
本方向以課程與教學領域中的基本問題、共性問題及改革前沿領域為研究對象,揭示課程與教學的一般規律,為基礎教育及相關領域的教學、研究與管理崗位培養高層次學術型與應用型專業人才并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3.高等教育學
本方向以高等教育現象與高等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揭示高等教育規律,為高等教育及相關領域的教學、研究與管理崗位培養學術性與應用性高層次專門人才,并為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4.教育技術學
本方向以信息化、智能化環境下教育教學的基本問題為研究對象,在現代教育思想、學習科學和技術哲學等理論的指導下,揭示信息化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為新型信息技術支持的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三、學制及學分要求
1.學制與學習年限
本學科碩士研究生正常學制3年(包括完成學位論文答辯),最長在校學習年限不超過6年(包括休學時間在内)。
碩士論文答辯前應完成規定的學分和各培養環節,達到學校規定的畢業條件。延長學習時間者,須提出申請,經學院簽署意見後報學校培養辦審批。提前完成培養計劃者,經規定的審批程序可提前畢業并獲得學位,但獲得正式學籍後的在校時間不能少于2年。
2.學分要求
本學科碩士生總學分不少于37學分,其中學位課程21學分、非學位課程不少于9學分、學位論文(含學位論文開題、中期檢查和預答辯)6學分、實踐環節1學分。
四、實踐環節要求
實踐環節主要包括教學實踐、科學研究實踐、社會實踐三個方面。
1.教學實踐
在讀期間,研究生需承擔部分教學工作或擔任助教。
2.科學研究實踐
主要基于“三結合”方式,即與課程研究性學習相結合、與導師承擔科研項目相結合、與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方向相結合。
3.社會實踐
實踐内容與方式可以靈活多樣。鼓勵研究生在學期間深入各種學校或社會有關部門,開展教育調查或合同式研究,或舉行有關公益性的社會服務活動。
五、中期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現及道德品質、學分及課程成績、創新素質、身體健康狀況等方面的綜合結論。未修滿學位課學分的研究生不能參加中期考核。未參加中期考核或中期考核未通過者不能進行學位論文中期進展報告。
六、培養方式
1.導師負責與集體培養相結合
成立導師組,發揮集體培養的作用。培養計劃要同研究生本人商量後制定,體現研究生的個性化培養。
2.教學方式以課程教學為主
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既要把握本學科的前沿知識,又要密切結合教育實際,強調學生教育教學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3.教學形式應靈活多樣
提倡采用研讨式、專題式、啟發式、探究式等多種教學方法,将課堂講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及教育實踐等有機結合,注重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4.加強與外界的學術交流
有計劃地聘請國内外專家(長期或短期)為研究生授課,創造條件安排碩士研究生到著名高校或科研院所修讀部分課程。
七、學位論文
碩士研究生應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碩士學位論文工作。碩士生在讀期間要保證不少于1年的學位論寫作時間。學位論文可以是科研論文、調查報告和研究報告等。學位論文的選題必須與攻讀學位的學科方向一緻,一般應結合導師的項目選題。選題應具有較高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力求與國家級、省部級基金項目以及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開發研究項目對接。
八、主要管理環節
九、個人培養計劃
本學科研究生應在入學後一個月内,在導師及導師組的指導下依據本學科培養方案的要求制定和提交《湖南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包括課程學習和學位論文工作計劃。學位論文工作包括研究方向、已有工作基礎、研究計劃和時間安排等,從提交合格的開題報告日期起到論文答辯,學位論文撰寫的時間不得少于一年。
十、課程設置
續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