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研究生教育

“聽我講故事”之八至十一:教師“教書育人”中需“無微不至”

    為加強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實戰模拟經驗,增強教育碩士對一線教學的感性認識,11月16日,《聽我講教育故事》第八至第十一期如期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208會議室舉行。交流會上,8名具有工作經驗的教育碩士專業研究生結合自身的教學經曆,從 “課堂管理”、“心理輔導”、“成長教育”等多個角度分别講述自己的教學經驗。全體2017級教育碩士專業研究生參加交流會。此次活動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院長譚千保、小學教育學系劉景超主持。
    楊洋,以一名奮戰在課堂一線教師的身份向大家分享了她從教多年的教學心得。她認為尊重學生,學會跟學生相處是教書育人的關鍵。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在學生感官、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除了教授課本的學科知識之外,更要對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建立上予以引導。并且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楊洋對學生年齡階段成長特點十分了解,所以她認為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對待學生不僅需要細心與耐心,更需要貼心。
    黎姿蘭,擁有一年正式工作經驗和多年的兼職工作經驗,在本次交流會上着重講述了一名有偷竊行為的學生的案例。她主張對學生的錯誤行為要以愛的方式予以學生成長教育,要用發展的眼光對待每一位學生。作為一名肩負着培育下一代重任的人民教師,應播種愛心,用愛為他們重新點燃希望之火。在盜竊案例中,她不僅讓學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行為,更是主動提出解決方案,使學生為自己的偷竊行為負責——以在家幫家長做家務掙錢的方式償還偷竊錢财。在糾正學生錯誤的同時,着重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心。
    尹理敏,特崗教師,偏遠地區堅守者。她曾經對一名極度自卑内向的學生進行了關注與開導,通過長達兩年時間的循循善誘,使得學生不僅有了成績上的提高,也慢慢使其打開心扉,學會融入到班級中,變得跟其他學生一樣。尹理敏表示,偏遠地區學生多半是條件困難的留守兒童,他們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對于他們的輔導要格外的耐心,跟城裡學生相比,他們需要更多的心靈慰藉。
    王珂,有着多年小學課堂教學經驗,交流會上主要從“成績提升”方面傳授了自身的上課經驗。她主張以成績優秀的學生和成績次之的學生形成互助小組,相互監督。她表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學習氛圍很重要,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之間形成良性競争,有了良性循環,整個班級成績就會自然而然地提高。同時,王珂也強調要着重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因為各人所受教育環境不一緻,生長成熟度不一緻,對于特别學生需要特别輔導。
    金亞駿,吉爾吉斯斯坦孔子學院對外漢語教師,跟大家分享了國外學生的漢語學習情況。首先他訴說了任教過程的重重困難:國家動蕩、氣候惡劣、語言不通、心理孤獨等,這些問題都讓他有過放棄的念頭,但想到中文的對外傳播任務任重道遠,還是咬牙堅守了下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金亞駿發現吉爾吉斯斯坦學生對中國文化興趣極大,但在中文學習中不愛寫作業,不愛寫漢字的問題十分突出。這些問題都在促使金亞駿不停反思“一堂精彩且成功的課更多的由哪些方面決定”,他表示,不管在國内還是在國外,精彩且成功的課堂一定是離不開教師深厚的專業知識水平和出彩的組織教學能力,教師對自己的嚴格把關很重要。
     陳丹,認為與學生相處是一門“藝術”,強調班級管理及教師與學生關系的處理問題。她講到,曾經在接收新班級時,班級學生不團結的現象很明顯,一次她以學校運動會為契機,為每位運動員安排兩位保護人員,不僅加強學生的參與感,更能形成強烈的團體意識,必要的協作能有效促進學生間的關系。陳丹還表示自己十分喜歡後進生,她說:“每位特立獨行的孩子都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同時她還強調了溝通的重要性,認為溝通不僅能了解學生個性,更能增強雙方換位思考的能力,從而化解棘手的問題。陳丹雖從教多年,但她始終秉持着“越努力越幸運”的信念,完善着對“怎樣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的踐行。
    易虹村,一年職業學校班主任任職經曆。作為職業學校的班主任,他感悟最深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他任職期間,發現問題較大的學生都存在着從小缺乏家庭管教的現象,有學生行為乖張,父母卻不以為然,聽之任之。他認為學生的教育是需要學校和家庭一起來完成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承載了孩子心理健康的責任。
    王亞梅,一名有着豐富教學經驗的語文教師。對于語文學習,她主張“小目标成就大改變”,學生基礎差,就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定制小目标,循序漸進,塑造學生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同時她也呼籲在學科教學、班主任工作、各項教育活動中都應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關注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以生為本,一切從“心”開始,讓學生在學校不僅習得學科知識技能,更要學會如何融入集體,适應社會。
《聽我講教育故事》是2003网站太阳集团着力打造的“學位與研究教育” 特色項目,旨在加強研究生之間的教學經驗交流,為在校教育碩士傳授教學心得。本次分享故事的8位研究生在交流會上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講述着自己的育人之道、教人之法,在平凡的故事當中,體現出了高尚的情懷和敬業的美,教育情懷深深地感染着在場的每一位研究生。
 
    分享經驗的研究生介紹:
    楊  洋,小學教育專業領域研究生,2010年9月-2015年1月就職于長沙東郡小學。
    黎姿蘭,心理健康教育專業領域研究生,曾在教育培訓中心兼職一年,畢業後曾就職婁底市新化縣華山中學。
    尹理敏,教育管理專業領域研究生2013年8月起,在邵陽縣野雞坪鎮仁風小學就職。
    王  珂,學科教學(語文)專業領域研究生,2013年8月-2016年7月就職衡陽市童星小學。
    金亞駿,學科教學(地理)專業領域研究生,2013年9月-2015年6就職吉爾吉斯斯坦國立民族大學孔子學院。
    陳  丹,小學教育專業領域研究生,2009年7月起,就職于國防科大附中。
    易虹村,學科教學(英語)專業領域研究生,2015年9月-2017年9月就職湘潭市工貿中專。
    王亞梅,學科教學(語文)專業領域研究生,2015年9月-2016年1月于邵陽師範學院擔任大學語文教師,2017年2月-2017年7月哈博職業中專擔任語文教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