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研究生教育

我院舉辦第十七屆研究生“唯實·創新”新時代學校紅色教育暨教師教育課程思政學術論壇

6月29日上午,由我校2003网站太阳集团與教師教育課程思政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第十七屆研究生“唯實·創新”新時代學校紅色教育暨教師教育課程思政學術論壇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308學術報告廳舉行。湖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冷舜安教授、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李伏清教授、湖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羅建文教授、2003网站太阳集团李炳煌教授、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李學教授、湘潭縣彭德懷紅軍小學趙青松校長及我校副校長王衛軍教授出席。

第一階段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李海萍主持,副校長王衛軍緻歡迎辭。

王衛軍首先代表學校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專家們一直以來對我校教育學科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誠摯感謝,并簡要介紹了我校的曆史沿革、學院設置和學科專業等基本情況。他指出,開展好學校紅色教育,既是傳承紅色基因的時代訴求,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作為新時代的教育科研工作者,我們需要思考如何構建學校紅色教育體系,需要思考如何将紅色教育融入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需要思考如何推動紅色教育與課程思政的有機融合。他期待各位專家能為我校教育學科的特色發展診斷把脈,為教育學科如何進一步聚焦教育改革發展主戰場提供指導和支持。

第二階段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黨委書記李炳煌主持,羅建文、李學、趙青松分别作主題報告。

湖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羅建文教授以“從百年黨史中補足精神之‘鈣’”為題,圍繞百年黨史闡明了“六個為什麼”的問題,即“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信仰的味道為什麼甜”“艱苦奮鬥的本色為什麼美”“黨的靠山和底氣為什麼強”。他認為,百年黨史是最好的“營養劑”,黨史教育必須堅持“塑心”“培根”“鑄魂”“育人”的初心,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學生從中汲取養分,補足理想信念這一精神之“鈣”,進一步踐行初心使命,錘煉黨性修養,砥砺人生品質。

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李學教授以“教科書的紅色基因傳承”為題,以教材編寫理念為線索,以紅色基因傳承為重心,結合教科書編寫的具體案例,揭示了教材編寫理念由直接宣講向有機滲透的轉變,并進一步厘清了教科書文化中“繼承與弘揚” 、“理解與借鑒”的不同對象,闡明了“認知——移情——力行”的教科書紅色基因傳承邏輯和“一個方向”“兩個維度”“三個區别”“四個環節”“五個主體”的教科書紅色基因傳承思路。他指出,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教科書的紅色基因傳承要充分考量紅色曆史事實與知識、紅色文化内涵與思想、紅色文化的時代意蘊,進入到文本的内語境,以實現移情為内在要求,并在實踐活動中達成紅色教育的目标。

湘潭縣彭德懷紅軍小學趙青松校長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彭德懷紅軍小學育人之路”為題,介紹了彭德懷紅軍小學辦學的基本情況,并就特色紅色課程的開展和開發進行了重點闡述。他強調,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一定文化的支撐和滋養,将紅色文化作為育人的重要素材。紅色基因融入學生血脈,必須做好重塑校園文化、構建紅色特色課堂、開展紅色特色活動“三步走”的工作,打造紅軍小學獨特的紅色校園育人特色。

第三階段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李海萍主持,冷舜安、李炳煌、李伏清分别作主題報告。

湖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冷舜安教授以“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為題,圍繞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界說、課程思政中“思政”元素的挖掘、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協同育人三個方面進行重點闡述。她認為,要解決專業課教師的“課程思政之惑”,分析“兩張皮”現象之因,就要從三個“想一想”和三個“找一找”入手,深刻把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關系,了解時代對思政課程育人的要求,并牢固樹立“大思政”意識,滲透思政講專業、結合專業講思政,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

湖南科技大學教師教育課程思政研究中心負責人、2003网站太阳集团黨委書記李炳煌教授以“課程思政視域下的教師課堂教學作為”為題,通過對政策文件的梳理和課程思政教學案例的分析,從課程思政的認識理解、課程思政的認識誤區、課程思政教學案例的思考等三個部分展開闡述。他指出,教師應深刻認識課程思政的立德樹人本質和協同育人理念,把握課程思政課程融入的形式,把“幹巴巴的說教”轉變為“熱乎乎的教學”,避免陷入泛化、機械化、标簽化等誤區,同時注意梳理專業課程所蘊涵的思政教育元素,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讓課程思政成為有情有義、有溫度有愛的過程。

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李伏清教授以“百年黨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思考”為題,以問題為導向,系統闡述了百年黨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内容和原則、模式和方法。她強調,百年黨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是時代要求、思政課的任務責任、提升思政課實效的需求使然,百年黨史中的創新理論、奮鬥曆程、精神文化是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重要内容,應遵循政治性、思想性、針對性和雙“主”原則,創新性地運用“理論學習+宣講實踐”“調查研究+專題研讨”“虛拟仿真+新媒體和“校内實踐活動+校外實踐基地”等方法、形式、手段和載體。

最後,李海萍在總結性發言中對論壇報告的主要内容進行了回顧和總結。他表示,各位專家的主題報告 聚焦“紅色教育”和“課程思政”這兩個核心問題,圍繞如何“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展開,集中闡明了學校紅色教育的邏輯和路徑、教師教育課程思政的内涵與價值以及兩大主題之間的内在聯系、融合機制。論壇報告既有理論與實踐的關涉,又有實然與應然的思考,值得我們在後續的研究和工作中繼續探讨與踐行。

本次論壇主題鮮明,内容豐富,既是一次學術研讨會,又是一次黨史學習教育主題活動,還是一次慶祝建黨100周年的專題活動。2003网站太阳集团班子成員、黨委委員、師生代表、黨員代表70餘人參加,在場師生紛紛表示深受啟發、獲益匪淺。

文/劉佳慧

圖/童忠文 劉佳慧 胡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