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學院新聞

校黨委書記唐亞陽在2022全球智慧教育大會作主旨演講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教育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升級,加強智慧教育領域的國際傳播,2022年8月18日至20日,2022全球智慧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由北京師範大學、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戰略研究基地(北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聯合主辦,以“智能技術與教育數字化轉型”為主題,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多個媒體平台向全球直播。

2022全球智慧教育大會在京舉行

開幕式上,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北京師範大學校長馬駿、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塞爾維亞第一副總理兼教育、科學和技術發展部長布蘭科·魯日奇等先後為大會緻辭。随後,會議圍繞數字化轉型與智慧教育、教育元宇宙與教師教育、數字素養與智慧學習、區域智慧教育生态、技術賦能教學創新、智慧鄉村與農村教育轉型論壇,教育數字化治理等11個主題組織主題論壇,開展學術交流。

校黨委書記唐亞陽應邀在線作題為“數字化治理賦能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演講

應大會組委會邀請,我校黨委書記唐亞陽于8月20日上午通過在線方式作了題為“數字化治理賦能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主題演講。他首先通過數據與事實分享了學校鄉村振興駐村點所在小學近兩年來的做法、成效與問題,提出鄉村智慧教育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任重道遠。

報告現場

他在報告中提出了三個方面的思考:一是教育治理現代化的重點在鄉村。他認為,鄉村教育面廣、量大、線長、基礎薄、師資弱、關注少,鄉村教育治理制度缺失、機制不暢、效果不佳,因此實現教育治理現代化亟需重點推動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二是鄉村教育治理的難點在數字化環境。他指出,數字化環境是以數字資源為基礎,以人為核心,人與數字共生共長形成的數據、資源、觀念意識、行為模式、制度等的總和。鄉村對新事物接受滞後化、鄉村人員老齡化、鄉村治理非在地化嚴重影響了鄉村數字化環境的構建。三是鄉村教育數字化環境的關鍵點在人。他強調數字化轉型,表面是技術、工具,實際是“人”,而從現實情況來看,數字硬件和軟件生産者不在鄉村,在數字化環境建設和治理方面,鄉村處于絕對劣勢。報告結束時,他還從教師教育、“海牛Ⅱ号”、“留守兒童合唱團”等三個方面簡要介紹了湖南科技大學。本次演講數據翔實、圖文并茂、說服力強,線上、線下近萬人參與報告會,引起了熱烈反響,得到與會代表的高度評價。

據悉,全球智慧教育大會(Global Smart Education Conference)旨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探讨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分享智能技術和智慧教育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助力教育公平與人的個性化成長,搭建國際教育研究、交流與合作平台,推動智能技術與教育的創新融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近年來,我校教育學科以人才培養、學科發展為依托,堅持面向學科發展前沿、農村教育改革和發展等關鍵領域,瞄準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教育發展切實需求,積極探索教育信息化助推鄉村智慧教育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問題,不斷提升學科影響和服務社會能力,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在鄉村教育及其智慧化領域産生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學術成果和社會服務成果,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文/朱欣怡圖/陳星敏一審/陸明麗二審/張進良三審/譚千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