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學院新聞

心理學研究重要嗎?——關于“心理學研究的教育價值”講座順利舉行

    2016年1月6日19點30分,我院組織的關于“心理學研究的教育價值”講座在第八教學樓2-1教室拉開序幕,主講人是白學軍教授——榮膺中國心理學候任理事長、天津師範大學教科院心理與行為研究院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員、教育部高校心理學專業教指委副主任、“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多項職務。現場座無虛席,慕名而來聆聽講座的主要是13、14級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學生。

    白學軍教授從多個角度論述了心理學在各個領域的廣泛運用,包括健康、日常生活、刑事偵查等等。以影響健康的五大因素——遺傳、環境、社會狀況、醫療、生活方式引入主題,重點闡述了五大要素中約占百分之六十的生活方式。并指出助人為樂、好人緣、友善這三點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當然環境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白教授用耗子的實驗和監獄中擁擠度對犯人的影響推論出擁擠度與犯罪之間不可分割的關系,從而證明了環境的強大作用。

    正當講座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後門突然湧入一大批學生,原來我院15級學生因課程安排與講座時間沖突了,未能第一時間趕來現場,課程結束後紛紛匆忙趕來,不多時,教室後排便密密麻麻站滿了人。

    接着,白學軍教授從呼格吉勒圖案和河南趙作海案引入,提出眼見是否為實的疑問。白教授展示出幾張經典的易産生錯覺的圖片,現場爆發出一陣陣唏噓之聲,看來,眼見真不一定為實啊。又通過8名學生分裂成幾部分這一案例,從“對目擊證人記憶研究——目擊證人的記憶是否能重建”這一事例,證明了人的記憶并不一定可靠,目擊證人的記憶可以重建,因此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并不能完全信任目擊證人的說辭。

    心理學在現代社會中已經越來越滲透進各大領域,白學軍教授提出現代人應該重視心理學研究,許多時候心理學研究的結果能打破人們以往的固有認識。而且心理學研究一定要嚴謹,要控制住研究的無關變量,而且還要聽取别人的建議,使實驗更完美。

    進入提問環節。同學們帶着滿肚子疑問對白教授展開了連連追擊,白教授從容不迫,連珠妙語博得掌聲如潮,針對“手機能否在課堂上使用”的問題,白學軍教授表示,現在可以在課堂上投入使用,它能使課堂教學更加便捷。幾番精彩的問答之後,此次講座圓滿結束,人潮中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白教授帶着親切的微笑退出了現場,歡迎有更多優秀的老師,帶給我們精神上的寶貴指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