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煌教授應邀赴郴州市第四十完全小學指導教研活動
時間:2019-09-11 17:56:00
長期以來,我院與湖南地區部分中小學開展教師雙向互聘活動,以教師專業發展聯盟為基礎,共同培養師範生和指導教師開展教研活動。8月26日下午,受聘為郴州市第四十完全小學教研指導專家的李炳煌教授為該校全體教師帶來了題為“課堂教學研究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專題講座。
講座伊始,李教授先向大家抛出了三個問題?一是為何要做教研?二是教研到底要做什麼?三是教研應該怎麼做?圍繞這三個問題,李教授開始了精彩的講述。
首先,李教授以“中小學教師做教研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提問在座的老師,并通過與大家現場互動,啟發老師們理解:學校要善于造就教學名師,促進教師發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成長;提高教學質量,打造學校品牌。并提出“做教師應該有成為優秀教師的想法,優秀教師一定是勤奮且幸福的老師,圍繞課堂教學做自己該做能做的事”。
其次,李教授談到,教師一定要着眼日常教學工作,立足課堂,擅于挖掘課堂裡豐富的寶藏,積極做好課堂教學反思、課堂教學診斷、課堂教學改進、課堂教學研究……把看到的,想到的東西記錄下來,寫進教學反思裡,寫成教學案例,寫成教研論文。李教授更是細心地列舉事例:李教授觀摩了兩節同一課題的語文課,看到了相似的課堂突發情況,發現了授課老師不一樣的教育機智,課堂效果亦是不同。這就是進行教學反思的契機,寫下自己的感受與收獲,提升課堂應變能力,這就是一份成長。
最後,李教授重點介紹了怎麼做教研。先是思路要“對标”,每位教師應熟知《中小學新課程标準》《中小學教師專業标準》《中小學教師水平評價标準》等,明确發展的方向。再是行動要“對位”,教師教研能力提升主要在于做好課堂教學研究,促進教師發展,學生成長,學校形成特色。這樣才會實踐“對路”,教師教學有效,教研有成,發展有方。
教師做好日常教學反思的同時,更應該走上更寬廣的道路,李炳煌教授認為,從教學到論文,再到課題,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一條康莊大道。怎樣讓教研論文升級為課題呢?李炳煌教授認為,教學研究論文是課題研究的基礎,論文主題經過打磨可以成為課題研究的選題。這些都是課題前期準備工作,還可以通過先嘗試做校級課題,理清做課題的思路,掌握一定的方法,再往市廳級課題、省部級課題、國家級課題層級的課題培育來逐步升級。
講座結束後,在座的教師紛紛感慨李教授對科研的認真令人欽佩,對課堂的用心值得學習,今天的講座使他們看到了教學既是科學也是藝術,但老師們對教育教學的追求還在路上,大家會以此為契機,靜心學習,立足課堂,努力提升教研水平,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