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學院新聞

第二屆基礎教育湖湘論壇在我校舉行

5月30—31日,第二屆基礎教育湖湘論壇在我校舉行。活動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知名科學教育專家、地方黨政領導、教育局長、中學書記校長等就“全面加強科學教育助推創新人才培養”展開研讨。通過主旨報告、平行論壇等形式,聚焦我國科學教育發展、創新人才培養等現實問題,為基礎教育與科學教育強國建設注入更強勁的活力,貢獻更大的智慧。省内外中小學負責人、科學教師代表以及相關研究生等300餘人參加活動。

論壇上,湖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唐亞陽指出,做好科學教育“加法”是黨中央在教育“雙減”背景下作出的重要決策,旨在通過科技教育推動科技現代化,支撐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他強調,科學教育對于提升國家科技競争力、培養創新人才以及提高全民科學素質至關重要。科學教育是培養未來科技骨幹的基礎,我們要把握好基礎教育這個關鍵階段,将科學教育種在年輕人的心田,這對國家長遠發展意義重大。他提出,在學生的心中種下一粒科學的種子,最根本要靠教師,強調教師不僅應具備深厚的科學素養,還需掌握教育規律,成為引導學生探索科學世界的“園丁”。

唐亞陽還就我校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做好科學教育“加法”的舉措與成效進行了介紹。他指出,在“雙減”實施以來,我校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學教育的重要指示,協同5所附屬學校,先後實施“五個一批”工程。通過培養一批科學教育名師,開發一批科學教育課程,推出一批科學教育精品力作,樹立一批科學教育活動品牌,創建一批科學教育優質基地,有力構建了大中小學科學教育一體化共同體和“大科學教育”格局。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柴立元聚焦中青年人才在科學研究與創新團隊建設中的難題,生動講授了科研人員如何尋方向、覓課題,建團隊、做學問,樹文化、育人才。他指出,深入調研在科學研究過程中至關重要,中青年人才應以當前的熱點問題和國家的宏觀政策為指引來定位科研方向,結合地方、行業及市場對科技的重大需求找準科研路徑的切入點。他還強調,科研之人應常懷感恩之心,珍視團隊協作,積極行動,多做令人感動之事,緻力于構建一支能夠高效轉化科研成果的團隊,以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的各項需求。

北京大學國際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蔣凱以美國、英國、德國為例,深入比較、分析了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國家差異。他指出,我國高等教育近年來取得了顯著的發展,但在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上仍面臨一些挑戰。他強調,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應更加注重跨學科知識的融合,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應更多地引入讨論、實踐和研究等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首都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丁邦平分享了什麼是“大科學”,如何理解“大科學教育”,以及試驗區和實驗校大科學教育建設的探索心得。他指出,推動大科學教育的發展,首要任務是扭轉以往文理分科的傳統觀念,積極将人文學科的要素融入科學教育之中,并在課程教學以及教師教研工作中加以實踐。

浙江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吳存華分享了卓越實踐型科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區域性實踐探索經驗。他指出,卓越教師的培養方略應該是德行為先、知能為重,卓越實踐型科學教師不僅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同時,還應關注學科前沿動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教學理念,以适應不斷變化的教育環境和學生需求。

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校長、博士生導師周鵬程分享了華中師大一附中建構中國特色大中小學一體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經驗,展示了華中師大一附中深化以聯盟辦學為基礎的中小學教育銜接、大力開展高中與大學共育拔尖人才的實踐行動。

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黃月初就如何通過科學教育來推動和賦能新質生産力的發展進行了探讨。他強調,要認清科學教育嚴峻形勢、明晰科學教育培育向度以及推進科學教育評價探索,要以科學的态度和科學的方式為科學教育賦能新質生産力,作出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努力與貢獻。

大會報告結束後,相繼舉行了地方黨委、政府領導論壇,教育局局長論壇,中學黨組織書記、校長論壇。相關領導、學者、專家各抒己見,交流思想,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了新的智慧。

一審/王钰

二審/劉旭

三審/譚千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