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學生工作» 日常管理

給未來的你 --李開複給大學新生的演講

    英國小說家狄更斯他寫過一部短篇小說叫《聖誕歡歌》,故事講的是一位本性善良,但因為受環境影響,變得非常小氣、吝啬、刻薄的商人。他在平安夜被三個精靈分别帶到了自己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生活場景,看到了未來的自己,并因此徹底醒悟,領會到生活的意義,決心改過自新,做個好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加入能看到未來的你可能變成什麼樣,許多人也許就不會按照現在的方式去生活。四年後,你們中的一些人可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困惑,可能陷入迷茫,也可能發現,你們距離自己的目标還存在許多不足,未雨綢缪,如果想避免四年後的困惑和迷茫,就必須從現在開始,認真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努力提高自己。

一、尋找興趣和天賦,避免成為迷茫、困惑的人
    去年,創新工場做校園招聘時,我們去了15所高校,給面試篩選出的頂尖計算機系畢業生發出了大約200份錄取通知。我的第一個問題總是: 你有沒有想過,在你人生的未來,創業是否是你真正想做的一件事。”出乎我的意料,超過80%的頂尖畢業生給我的答案是:“不知道,沒想過。這,就是一種迷茫。80%來創新工場申請工作并成功得到錄取通知的人都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不知道創業是不是自己未來的道路。這個比例還是在頂尖學生中統計得到的。我在網上看到更多即将畢業的同學在發問,他們不知道專業不對口該怎麼辦,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愛做什麼……每個疑問都透露出畢業生在畢業時對未來的迷茫和困惑。
大學四年,必須要認清你自己,弄清楚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特别要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裡,天賦在哪裡。你必須擯棄過去一些錯誤的理解: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件事跟别人認為你是誰,或别人想要你成為誰,絲毫沒有關系。無論是同學、老師、家長,他們都不能決定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或者,他們想要你成為的人,很可能根本不是你自己真正想要成為的人。
為什麼認清自己的天賦如此重要?試想,如果我們非要把比爾·蓋茨變成一個音樂家,他能取得多大的音樂成就?如果非要把貝多芬變成一名程序員,他有可能成為比爾·蓋茨嗎?肯定不行。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隻有找到天賦所在,才能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緻。此外,找到自己的興趣也同樣重要,甚至更為重要。如果做的事情是自己最喜歡的事,那麼你會在吃飯、睡覺甚至洗澡時都在想着這件事,想不成功都很難。大學生該怎樣尋找興趣和天賦呢?我的建議非常簡單:多嘗試!多嘗試自己可能有興趣的東西:無論是選修課程還是實習工作,無論是參加社團還是去網上求知,花足夠的時間去嘗試、體驗,努力尋找天賦和興趣所在。 當然,求知不能太功利。千萬不要因為你的某個職業規劃,就隻去學那些“用得上、有幫助”的技能,而放棄那些你可能有興趣或有天賦的領域。否則,你可能會錯失心中真正喜愛的事情。喬布斯曾經說:“我們的人生面臨各種選擇,應該追随我們的心。”喬布斯還說:“你在憧憬未來時不可能将以前積累的點點滴滴串連起來,你隻能在回顧過去時将它們串連起來。所以你必須相信,當前積累的點點滴滴,會在你未來的某一天串連起來。你必須相信某些東西——你的勇氣、目的、生命、因緣等等——相信它們會串聯起你的生命,這會讓你更加自信地追随你的心,甚至,這會指引你不走尋常路,使你的生命與衆不同。”
 
二、學會學習和思考,避免成為應試機器
    在創新工場,每年都會收到幾萬份簡曆。很多時候,每打開一份簡曆我都不得不搖頭歎息。大多數大學畢業生的簡曆千篇一律,比如,某人,男,出生年月,政治面貌,英語四六級,平均成績80分,刻苦努力,三好學生,等等。幾乎每份簡曆都是在用應試體系裡枯燥的成績數字來描述、評價一個人。這樣的描述沒有任何吸引力。難道一個人在大學四年之後,隻能展示這些數字嗎?你是否變成了應試教育培訓出來的一台機器?你自己的特點在什麼地方?除了分數之外,你學懂了什麼?你在所學的領域有沒有好的創意?在實際工作中,你學到的知識能否派上用場? 
不要被應試教育訓練成機器。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應試教育的受害者,你們經過了十幾年的應試教育,今天進入了大學,應該劃上一個句号。希望你們能掙脫一切束縛,開始真正的學習和思考。
如何真正學會學習和思考呢?在大學期間,必須學會三種學習和思考的能力,這三種能力可以幫助你們從應試教育的束縛中擺脫出來。
第一種也是最重要的一種能力,是自學的能力。在大學四年,要學會從一個被填充知識的人,變為自學知識的人。不能隻會背誦,還必須要有理解的能力——這包括舉一反三的能力,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能力,無師自通的能力,等等。   
第二種能力是從理論到實踐的能力。不要隻知道公式是什麼,理論是什麼,
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學以緻用。 這需要在學習時多問一個問題——“有什麼用”。我記得,我女兒小時候非常不喜歡學數學,她覺得像指數之類的東西沒有實際用處。直到有一天,我問她:“如果有100元錢,存在銀行,每年10%的利息,10年以後你會有多少錢?”當她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居然不是200元,而是259元的時候,她突然對數學有興趣了,她想知道為什麼。我當時就告訴她,指數,還有其他很多數學知識,都是非常有用的,關鍵在于融會貫通,知道如何将理論付諸實踐。
第三種能力是critical thinking,也就是批判式思維的能力。每一件事情,都
有多方看法,不是隻有一個非黑即白的答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見,每個意見都值得了解和珍惜。不要被教條束縛,要學會用不同的觀點來看問題。我們不能隻從一個角度來看問題,一定要尊重不同的觀點。如果你不希望在四年大學後成為應試機器,就應該多問“為什麼”,“有什麼用”,以及“為什麼不”。這幾個問題能幫助你學到自學的能力、實踐的能力和批判式思維的能力。

三、培養情商,避免成為孤獨、被動的人
   不少大學畢業生都對我說:“李老師,我感覺很孤獨,很被動。”有一位同學說:“我的人際能力不強,人際圈子小,又沒有什麼特長引起别人的注意,即便在社團,也不知道怎麼跟别人建立關系。” 這種現象很自然。在應試教育的氛圍中長大,你們可能很少有時間,在學習之外培養人際關系。我建議你們利用大學四年,努力提高自己的情商。所謂情商,就是和别人交流的能力、将心比心的能力以及得到别人信任的能力。以後進入業界你就會發現,這些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特别是得到别人信任的能力,因為信任需要很多時間來培養,但犯一次錯就可能将其毀于一旦。培養情商的第一步是培養友情。讀大學時一定要交幾個要好的朋友。大學的友情不容易變質,往往可以受益終生。希望你們能将心比心,像好朋友對待你一樣對待好朋友,成為你的好朋友的好朋友,與朋友分享你的喜怒哀樂。分享能讓痛苦減半,分享能讓快樂加倍。希望你們在大學四年交到一批真正的好朋友。第二,要培養自己的表達能力,也就是口才。不要認為自己很聰明、能夠思考就足夠了。希臘哲人說過,一個善于思考的人如果不善于表達,其實就等于一個不善于思考的人。第三,在校期間要多争取實習、實踐的機會。大學四年,如果想成為一個受人喜歡、有魅力的人,就要多學習團隊合作。進入社會後,團隊合作代表了一切,但在課堂裡面,通常是不那麼鼓勵團隊合作的——考試時的團隊合作不就等于作弊了麼?所以,在讀書時一定要充分利用實習、實踐的機會學習、培養團隊合作能力。
寄予大學新生:
    各位同學,人生在世,我們擁有兩個最大的财富,我們的才華和我們的時間。才華越來越多,時間越來越少。我們的這一生可以說是在用我們的時間來換取才華。大學這四年,可能是一生中擁有最多可以自己掌控的時間的階段。希望你們務必把握這四年的時間,培養自己的才華。昨天,剛踏入校門的時候,你可能還是一個青澀的、被動的、為了應試而讀書的、被家庭呵護的學生。 
    今天,希望你們了解如何避免迷茫困惑、應試機器、孤獨被動、浮躁貪婪這些可能對你們的未來造成負面影響的因素。在四年後,希望你們能夠追随你們的心,學習思考、腳踏實地,成為高智商、高情商、有潛力、有思想、有價值、有前途并且講誠信的中國未來的主人翁。
同學們,祝福你們度過精彩的四年,成為一個精彩的人。




 
 
學校心理健康中心網址:http://xlzx.hnust.edu.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