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學生工作» 日常管理

淺談大學生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緒





 
    情緒是對客事物的态度的體驗,是人的需要是否獲得滿足的反映。人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時,并不是無動于衷的。人們對周圍的事物往往會抱有不同的态度。有一些現象可能使人愉快,而也可能一些現象會使人感到悲哀。憤怒、甚至産生恐懼。愉快、悲哀、憤怒、恐懼等都是常見的情緒體驗。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思維活躍、熱情奔放,但情緒容易波動,易受挫折,有的時候對事物的複雜性認識不足,容易偏激,特别是随着國家招生、收費、就業等制度的改革,學生的競争壓力日益增大,在這種環境背景下,有些同學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或情感方面的困擾,情緒就陷入低谷,不能自拔,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行為。

    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學會為自己負責。每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去愛自己,讓自己的生活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煩惱。因此,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有意識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成為一個情商高的人。

一、防範于未然,保持良好的生活、學習态度

    也許我們都曾有過這樣的感受,每天都是一種熟悉的、模式化的生活,慢慢的就會覺得生活很乏味,快樂也越來越少,而煩惱卻與日俱增。事實上,隻要我們學會從今天做起,把自己的每一天都安排好,你會發現快樂起來其實很簡單。

(一)要善于人際交往

    良好的人際關系,自然會使我們樂觀愉快。孤僻的人、不善交往的人,他們不快樂。因為他們缺乏與人的溝通。當他們有苦惱時。沒處訴說,有事憋在心裡,從而就會感到不快樂。棋、牌活動、各種球賽、沙龍、聯誼會…這會使自己的心情時常保持一種平和狀态,同時,它也是一種精神寄托,這些活動,既可以讓我們結交很多朋友,也能陶冶自己的情操,當自己遇到煩心事苦悶時,能轉換心情。

(二)正确看待生活,學會關愛他人

    生活中充滿了酸、甜、苦、辣。它既有甜蜜,也有苦澀,然而正是因為生活什麼都有,所以才顯得有意義。古今中外的成功者也有其各自的苦惱,甚至不幸。面對生活,我們應該樂觀面對。當幸福來臨時,我們不可忘乎所以;當不幸降臨時,我們應該選擇堅強,笑對人生。

    我們在生活中要慢慢學會去積極地幫助别人。有些自卑、孤僻的人總是與快樂無緣,這是因為他們時常處于一種封閉狀态而不願與别人交往,當然更談不上去幫助别人。相反,如果你時常主動去關愛他人,在得到他人的感激和肯定的同時,也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别人也願與你交往,這時,你就會感到自己是—個快樂的人。

(三)給自己制定适度的目标

    人生需要目标,既需要大目标(理想),也需要小目标(近日的工作和學習計劃)。适度的目标能使我們的情緒穩定,積極向上。一般來說,制定的目标不能太虛無缥渺,不然就難以實現,而且會導緻失望的情緒。從平凡的小事做起往往會成就一個人的事業,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就是這個道理。

二、情緒不好時要學會自我調節、控制

    亞裡士多德說:“誰都會發火,這很容易。但要用合适的方式,為合适的日的,在合适的時候,以合适的程度。對合适的人發火,就不那麼容易了。”這句話表明一個人自我控制情緒是需要一定方法的。下面介紹一些簡便易行的情緒調控的常用方法:

(一)自我宣洩法

    人的各種不良情緒,如果不采取适當的方法加以宣洩和調節,對身心都将産生消極的影響。因此,如果有不愉快的事情或者委屈,不要留在心裡,要向知心朋友或親人說出來。或者是大哭一場。寫日記、寫情感作文也是很好的宣洩方式。這種發洩對人的身心發展是有利的。當然,發洩的對象、地點、場合和方法要适當,要避免傷害他人。

(二)自我安慰法

    自我安慰是說我們要适當的具備一些“阿Q”精神。适時地給失敗一個理由,用以安慰自己,就像狐狸的“酸葡萄心理”,這樣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平衡。比如在情場失意時,可以勸慰自己: “天涯何處無芳草?”當競選失敗時,可以對自己說: “勝敗乃兵家常事。”

(三)認識調節法

   
同一件事情,人們認識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解釋,所以産生的情緒也不同。例如。兩個同學在路上走,迎面碰上班上的一位同學,但他沒有與他們打招呼,徑直走了。這兩人中的一個會這樣想:“他可能正在想事情,沒有看到我們,就算是他看到了而沒有理我們,也可能是另有原因。”而另一位同學想: “是不是我什麼地方得罪了他?是他看不起我?”這樣兩個人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就會不同,前者會覺得根本無所謂,該幹什麼就千什麼;而後者則可能想了很多,很郁悶,無法平靜地去傲其他事情。

(四)語言調節法

    在情緒激動時,自己可以輕聲警告自己:“冷靜些”、 “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影響”等,進而抑制自己的情緒;也可以針對自已的弱點,預先寫蔔“制怒”、“忍”、“難得糊塗”等條幅置于案頭。

(五)愉快記憶法

    回憶過去經曆中的高興事,或者是成功時的愉快體驗,特别是回憶那些與眼前不愉快體驗相關的愉快經曆會大大緩解一些負面的情感。另外,我們可以培養自己的幽默感,用寓意深長的語言、表情、用諷刺的手法巧妙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古人雲“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确,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因為幾件家裡或同學之間不順心的事就悲觀、情緒低落,甚至厭世,顯然是不合适的。實際生活中怎會有十全十美的事呢?因此,隻要對社會有一個較深刻的了解和認識,想想社會上還有許多人不如自己,你就會坦然了。今天你身處逆境,情緒不佳,但通過奮鬥,你就有可能獲得成功,受人尊敬。社會是在發展變化的,人應該适應社會,保持樂觀的态度,對人生應當充滿信心。

三、學會借助他人的幫助調節情緒

    借助他人的幫助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即他助宣洩法。許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在遇到痛苦和煩惱時,如果有一個值得自己信任的人能在身邊認真傾聽自己的訴說,盡管并沒有得到很有價值的建議。但訴說之後總會感到一吐為快。傾訴不僅給你宣洩壓抑情緒的機會,還會讓傾聽者幫你辨明問題的性質并且磋商解決問題的對策。這些環節都能使你緊繃的情緒得到緩解,心态也随之得到平衡。傾訴具有很奇妙的心理效應。我們應該學會利用它。青年大學生正處于人格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心理比較敏感,認識也不夠成熟。産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是必然的。如果心中的煩惱自己無法排解時,就應懂得去尋找可以信賴的人将煩惱傾訴出來。當實在找不到合适的傾訴對象時,可求助于心理咨詢熱線或心理醫生。

校心健網址: http://xlzx.hunst.edu.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