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學生工作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我曾經很不喜歡和那個叫妮子的丫頭待在一起,不是因為合不來,而是每次和她讨論問題,我都會被她說教得啞口無言。

妮子顔值很高,師出名門,聊天的時候,段子手一枚;開解你的時候,淺白深刻。妮子從來都是那個家長心中“别人家的孩子”,小夥伴們心中的女神級人物。和她在一塊兒,我永遠是被忽視的那一個,因為她太耀眼。和她在一塊兒,我永遠是被說的口服心不服的那一個,因為服氣她的見地,認同她的大格局,可卻不甘心自己的觀點被駁斥地面目全非。

每次同她聊天兒,不得不承認,她的大格局、大視野會套住自己的小世界,會自己強制自己這個小世界不斷變大,把這些影響我放大格局的羁絆扔掉,這個過程,并不好受。我将其看作成長。

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曾說,“所謂成長,它其實發生在你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之間的那條鴻溝,你掉進去了,這叫挫折,你爬出來了,就是成長。”當主觀建立的世界與客觀世界發生沖突的時候,當你掉進了這個鴻溝并且無法避免的時候,一道選擇題赫然擺在你的面前。掉進鴻溝裡,自然是疼痛難免,你可以選擇置之不理。我們很多時候的本能反應是自我保護,求同情,求安慰,看看,我都掉下去了,你們不是應該關心一下我嗎?我都摔疼了,我應該在這歇會,療傷。這樣,我們是在拒絕成長。當然,你還有一種選擇,那就是默默地擦拭傷口,看看這個将你跌落的地方,想想自己怎麼就在這裡跌了跟頭,打碎那個被羁絆住的自己,重建心态,重樹觀念,重塑自己。

http://xlzx.hnust.edu.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