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田間飛揚——湖南科技大學木槿感恩支教團2018浏陽暑期支教活動
時間:2018-08-10 00:00:00
為響應豐富大學生社會實踐經驗的号召,我校木槿感恩支教團堅持“用最初的心,做最遠的事”,開展暑期常規支教活動。根據實際情況,特組織2018暑期支教活動在河南蘭考、湖南浏陽和甘肅夏河三地進行。
7月13日中午,去往湖南浏陽支教的教員出發了。經過幾個小時的颠簸,終于到達浏陽新南橋村,進行為期18天的支教活動。
"一開始的不适應到現在滿滿的感動"
支教活動的條件是艱苦的。“這不算是個學校,以前一樓是垃圾分揀點。我們寝室六個人,兩把風扇,上下床,每天晚上睡覺都不敢亂動,床嘎吱嘎吱響,怕吵到别人。寝室旁邊是個廚房,教員分組負責每天的夥食。然後旁邊是一個辦公室和兩間教室。”支教教員張戀說。條件雖然艱苦,但教員們并未因此受到影響,開展了豐富多樣的支教活動,包括日常的課堂教學和作業輔導。“這是不一樣的暑假,因為有一群孩子們;這是不一樣的暑假,因為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看到那群孩子的笑容,我們的付出是值得的。”她說,“一開始的不适應到現在滿滿的感動。收到孩子親手折的禮物,我覺得自己當初這個決定真的非常正确。”
"他們不需要怎麼教,就可以自己動手操作了"
新南橋村暑假FUN學營采取學生自願報名的形式。分為小學班和初中班,小學班有41人,包括三年級、四年級和五年級;初中班有30人,初一、初二和初三都有。
7月14号,教員們開始第一天的支教。早上8:00,教員們滿懷期待的來到教室。因為年級不同,且暑期支教更重要的應該是開闊視野。所以上午的課堂教學有手工、書法、心理健康、曆史、舞蹈、英語和消費。“小朋友們做手工的時候,根本不需要我怎麼去指導,他們自己就開始動手了。特别是小學班,他們的剪紙非常有創意,剪的非常棒!”教員張敏這樣稱贊。下午,分小組進行暑假作業輔導。剩下的時間教員們帶着孩子們一起玩。“他們有的跑到另一間教室裡開演唱會,還拉着左老師一起去看;有些走到張老師桌旁看她寫教案;還有的則纏着老師講故事。”教員唐團全如是說。短短幾天,卻已經如此熟悉。
"我們在結束日常的教學活動後,還要為7月31日的文藝彙演準備。孩子們舞蹈課上就學一些要表演的舞蹈。教員在晚飯結束後,就到這裡的一個幼兒園排練,一直到21:00才結束。”浏陽支教負責人張敏說。
"相遇是一種緣分"
7月24日,支教已過半,教員讓孩子們把想說的話寫在紙上。
"可能是一種特殊的緣分,讓我們在人海中遇見你們。一開始聽自我介紹的時候,我非常不服氣,想着每年都一樣,不知道有什麼好說的。相處了近一個星期以後,我為我當時的想法感到慚愧。在得知你們是第一次來到這的時候,我不禁敬佩你們。你們也還是孩子,放棄了空調,父母的疼愛,美味的食物。不怕暴曬來到這兒,毫不吝啬地傳授我們知識。雖然不是課本的知識,但比課本更加豐富,更加有趣。往小了說培養了興趣愛好,往大了說便拓寬了我的世界觀。"參加FUN學營的孩子中年齡最大的袁楠說。
鄉間小道上,上完課的教員們肩并肩地一起走着,他們說着這一天支教的感想。夕陽的餘輝籠罩在他們身上,好似鍍了一層金,那是因為他們讓愛在田間飛揚。
文/肖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