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聆聽一線教師心聲,調研心健資源配置
時間:2021-07-11 20:00:00 作者:蘇思敏,苟雲玉
适值盛夏,孩子們都放暑假了,學校也都關門了。因此,經過短暫的休整後,我們決定走訪一線教師,聆聽他們的心聲,并調查當地心理健康資源的配置及運行機制。
下午三點左右,我們在鎖石鎮嶽健飯店和當地的兩位老師進行了座談。在與王立榮老師的交談中,我們了解到:如今存在心理問題的兒童越來越多,尤其是因為缺乏足夠關愛與陪伴的留守兒童,他們的問題更為突出,但當地學校沒有一位專職從事心理健康工作的老師。學校雖設有專門的心理健康咨詢室,但基本上很少有人使用,漸漸的也就成了擺設。這些擺設主要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無法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兒童排憂解難。在和另一位老師的聊天中,我們得知:如果孩子們有心理健康問題,家裡條件稍微好一點的孩子會和父母傾訴,條件稍差一點的則會和自己比較信任的老師溝通,多數情況下是班主任。其他任課老師教學壓力較大,他們通常會帶兩到三門課程。更為關鍵的是,很多老師都是非師範專業出身的,一方面他們要承擔着較大的教學壓力,另一方面還需要從事心理健康咨詢工作,這無疑讓本來就身兼重擔的老師壓力倍增。校方表示非常希望能夠引進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來學校開展工作,然而現實中卻存在許多障礙,尤其是資金問題。同時,學校現在也存在很嚴重的生源流失情況,學校的學生從原本的四千多人下降到現在的兩千人左右。随着升學壓力的增大,不排除會出現繼續下降的趨勢。這一情況無疑讓心理健康資源配置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根據國家相關要求,每一千名學生應該至少配備一名專職的心理健康老師。學校本來就缺乏專任心理健康教師,再加上學生數量的減少,資金問題又尚未得到妥善解決,專任心理健康老師存在的可能性變得微乎其微。
(王立榮老師正在進行分享)
(志願者們認真聆聽講座)
(志願者與王立波老師互動)
因正值假期,當地中小學都已經放假,所以我們無法前往當地的中小學進行實地走訪,但這依然阻擋不了我們調研的步伐。我們通過網絡和手機與瑣石鎮中心小學的其他老師開展線上的交流,進一步了解當地心理健康資源配置情況及運行機制。通過調查,我們得知,瑣石鎮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師資嚴重不足,基礎教育階段(小初中)缺失專職心理教師,無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個雙峰都是如此。這讓我們認識到,作為人民教師,我們在做自己的本職工作時要有高尚的無私奉獻的教育情懷,同時我們也堅定了要牢固掌握專業知識的決心,為以後投身教育崗位做鋪墊。
(在鎖石鎮中心學校門口合影)
(志願者們在瑣石收費站合影)
暮色越來越濃,志願者們匆忙地乘坐大巴車前往下一站雙峰縣城永豐鎮,為明天的活動做準備。
作者:蘇思敏,苟雲玉
攝影: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