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中的愛與感動——2018木槿感恩支教團暑期支教
時間:2018-08-10 00:00:00
木槿感恩支教團2018暑期支教有三個支教地點,分别是湖南浏陽、河南開封蘭考、甘肅夏河。
哪裡有孩子,哪裡就是純真的源泉,快樂的天堂。
湖南浏陽支教新南橋村暑假FUN學營,本次支教由學生自己自願報名參加。分為小學班和初中班,小學班由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學生組成共有41人,初中班由初一、初二、初三的學生組成共有30人。
教員張敏說在湖南浏陽支教的這幾天裡面最讓她難忘的是孩子們的手工課,給了她很大的驚喜,看到他們做的手工,覺得他們真的很認真很努力,他們真的很棒。無論是剪紙還是做手工,他們都很用心,做出來的作品總會讓人感覺眼前一亮,她也很喜歡這一群孩子。
愛與感動都是相伴相存的,不知不覺付出的愛會在某一刻變成感動,讓你驚喜。
甘肅夏河支教是在化旦尖措孤兒學校進行,分為兩個班,一、二、三年級一個班共有12個人,四、五、六年級一個班共有20個人。
教員們八點鐘過去學校,男教員和女教員分别去宿舍叫她們起床,在進入男生宿舍後,一個大概四五歲的小男孩自己在用力扯被子并試圖将被子疊好,小男孩一看見教員,就把自己的包拿過來翻了好久,拿出一顆糖遞給教員,從那一刻開始,教員内心的感動就開始蔓延了。
7月17号那天宿舍樓二樓的水龍頭一直漏水将男生宿舍漫了一地,聽到老師打電話,教員們以為是找人修水管。結果過了一會,發現高年級的孩子們都來了,手裡拿着掃帚、拖把等打掃工具就直奔二樓,到二樓後就開始掃水、鏟水、拖地,動作十分敏捷,看到這個場景的時候,教員們有點震驚,但卻感動滿滿。站在他們旁邊,似乎有些手足無措,隻能一直跟他們說謝謝,這一天教員們被感動的心情真的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在一次手工課結束的時候,教員肖湘給孩子們布置了一個作業——分組做房子模型。等到下一節手工課上課的時候,所有的教員都驚呆了,孩子們不僅準備好了所有建造房子模型的材料,而且分工合作得特别棒,最讓教員感觸頗深的是他們對這一份作業的态度之認真。他們有的專門找了大紙箱子做房子模型,做出來的效果真的超乎教員的想象,有兩個女孩子為了使房子造型更加美觀,甚至冒着小雨跟老師請假出去找小草來裝飾房子,教員真的被這份精神感染到了,隻剩下滿滿的感動。
教員在上課的過程中發現,一、二、三年級的孩子們很喜歡繪畫這門課程,上課的時候也特别熱情,除了學會老師教他們的東西外,還會發揮想象力,将意象融煉于畫紙上,真的很棒!教員楊郴在給他們批改作業的時候發現,一個小女孩在自己的作業紙上寫着:老師,我很喜歡你,這是我送你的禮物。在看到這份作業紙的時候,她的心都被這個小女孩給暖化了,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教員楊郴說:“當時就是真的被感動到了,然後自己畫了一幅畫在發作業的時候把那幅畫作為回禮給了那個小女孩,覺得自己不遠千裡來到北方支教是值得的,路途上所有的勞累在這一瞬間有一種會消散的感覺。真的很喜歡這裡的孩子,覺得他們都保留了我們記憶中的那一份純樸與善良,他們活潑可愛、尊敬師長,會幫助老師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有一天上課的時候,教員楊林上的是普通話課,由于這個課程的性質,老師上課的時候要一直大聲講話,當楊林上完高年級的課後嗓子就有點不舒服了,接着到快上完低年級課的時候講話都有一點難了,下面的學生可能比較興奮就有點鬧,但是這個時候他們或許是看到了老師的疲勞,在老師比了一個小小的手勢後就念出了“一二三,靜悄悄”這句話,并乖乖地坐好,這個細節真的打動了我們的教員。
小朋友們說:“有很多大哥哥大姐姐陪他們玩,他們很開心。”
他們的懂事讓我們心疼,我們一份微薄的付出溫暖的是他們的心。或許是因為他們都是孤兒,所以比起其他的小朋友來說,他們更加懂事和珍惜那份溫暖。
河南開封蘭考支教是在回營村回民小學進行,二年級13人,三年級19人,四年級16人,五年級4人,都是分開進行的。
教員呂奎丹說讓她難忘的是“我本來以為我是第四節課上課的,但是我在第三節課去三年級小朋友的教室外看的時候,發現他們坐的整整齊齊特别安靜,那時候我以為他們在自習呢!他們招手讓我進教室,我問他們:“你們自習嗎?”他們回答我說這是我的課呀!我真的震驚了,我竟然記錯了課表!可是也沒有多少時間教他們唱歌了,于是小朋友提議說玩擊鼓傳花,小朋友們都特别活躍。課後小朋友都圍着我說:“好舍不得你呀!最後一節課了你還來這麼晚。”有個特别調皮的小朋友一直抱着我說不要你們走,說你走了我們就不來了之類的話,真的特别感動。這短短的幾分鐘,讓我有一種留下來的沖動,還能給他們多上幾節課就好了。”
這是教員的感受也是小朋友們的感受,短短十幾天的陪伴我們教員有了收獲、有了感動,給小朋友帶去了快樂與溫暖。或許我們的付出是很微小的,但是對小朋友們來說這或許也是有幫助的。
用最初的心做最遠的事這就是木槿感恩支教團的标語,但那并不僅僅隻是一個标語,我們是落實到實處的。
文/毛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