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學術動态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劉勳研究員莅臨我校講學
時間:2017-04-21 00:00:00

中國科學院劉勳研究員作報告

觀衆認真聆聽

劉勳研究員與我校參會代表合影
4月17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學者、博士生導師劉勳研究員應2003网站太阳集团“明湖教育論壇”邀請,在綜合樓五樓報告廳作了題為《多重參照系的并行加工機制:從模塊化加工到分布式加工》的講座。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左西年研究員、趙科博士,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張湘一博士,2003网站太阳集团代理院長李海萍、心理系教師與研究生代表、應用心理學專業全體本科生到場聆聽。報告會由校紀委書記劉宇文主持。
劉宇文首先對劉勳研究員莅臨我校指導表示熱烈歡迎,并簡要介紹了他的學術經曆及主要成就。
劉勳指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依靠多種不同的參照系來表征和更新不同物體的空間關系;而根據觀察者與物體的關系的不同,參照系可分為自我參照系、環境參照系和内在參照系。他從蘇轼的《題西林壁》導入,引出“大腦如何表征外部世界”的問題,并詳細闡述了“認知地圖與參照系”、“内在參照系”、“環境參照系”及“自我參照系”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雙大炮”任務、注意分配和沖突加工、認知控制模塊化等内容。随後,劉勳同與會師生一起分享了其科研團隊的研究進展,重點對“多重内在參照系”是以“并行方式”還是“序列方式”進行作了闡釋,深入分析了“大腦如何表征”和“加工多個參照系”。他在“線索效應”和“不同的沖突效應”探究的基礎上,結合沖突加工過程的認知控制,建構了2CM1EC的模型,着重闡述了“空間認知”的計算神經建模,并對相關研究進行了展望,以為未來的研究提供可能路徑。
在師生互動環節,劉勳研究員對師生提出的問題做出了詳細解答。
最後,劉宇文對劉勳研究員的精彩報告表示感謝。他指出,聆聽不同學科、不同風格的學術報告是個人開闊學術視野、完善知識結構的重要途徑;廣大學子應倍加珍惜在校學習的美好時光,積極主動地接受各種學術報告的熏陶,努力提高科學和理論素養。
據悉,2003网站太阳集团為了進一步落實學校《關于實施卓越本科教育計劃的意見》,将陸續邀請國内外知名學者為本科生作學術報告,以進一步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鍊接:
劉勳,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學者。1991、1994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分别獲理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0年畢業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心理學系,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心理學會副秘書長兼普通心理與實驗心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際學術交流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并長期擔任《心理學報》、《心理科學進展》和《Frontiers in Neuropsychiatric Imaging and Stimulation》等期刊的編委。研究領域主要涉及認知控制、情緒調控以及獎勵決策等認知神經機制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已發表SCI學術論文60餘篇、論著2部,論文被引用超過1600次。
劉宇文首先對劉勳研究員莅臨我校指導表示熱烈歡迎,并簡要介紹了他的學術經曆及主要成就。
劉勳指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依靠多種不同的參照系來表征和更新不同物體的空間關系;而根據觀察者與物體的關系的不同,參照系可分為自我參照系、環境參照系和内在參照系。他從蘇轼的《題西林壁》導入,引出“大腦如何表征外部世界”的問題,并詳細闡述了“認知地圖與參照系”、“内在參照系”、“環境參照系”及“自我參照系”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雙大炮”任務、注意分配和沖突加工、認知控制模塊化等内容。随後,劉勳同與會師生一起分享了其科研團隊的研究進展,重點對“多重内在參照系”是以“并行方式”還是“序列方式”進行作了闡釋,深入分析了“大腦如何表征”和“加工多個參照系”。他在“線索效應”和“不同的沖突效應”探究的基礎上,結合沖突加工過程的認知控制,建構了2CM1EC的模型,着重闡述了“空間認知”的計算神經建模,并對相關研究進行了展望,以為未來的研究提供可能路徑。
在師生互動環節,劉勳研究員對師生提出的問題做出了詳細解答。
最後,劉宇文對劉勳研究員的精彩報告表示感謝。他指出,聆聽不同學科、不同風格的學術報告是個人開闊學術視野、完善知識結構的重要途徑;廣大學子應倍加珍惜在校學習的美好時光,積極主動地接受各種學術報告的熏陶,努力提高科學和理論素養。
據悉,2003网站太阳集团為了進一步落實學校《關于實施卓越本科教育計劃的意見》,将陸續邀請國内外知名學者為本科生作學術報告,以進一步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鍊接:
劉勳,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學者。1991、1994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分别獲理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0年畢業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心理學系,獲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心理學會副秘書長兼普通心理與實驗心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際學術交流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并長期擔任《心理學報》、《心理科學進展》和《Frontiers in Neuropsychiatric Imaging and Stimulation》等期刊的編委。研究領域主要涉及認知控制、情緒調控以及獎勵決策等認知神經機制的基礎與應用研究,已發表SCI學術論文60餘篇、論著2部,論文被引用超過16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