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楚怡職業教育論壇在湖南科技大學舉辦
時間:2024-11-19 19:20:00
11月17日,由湖南科技大學、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楚怡職業教育中心聯合主辦的首屆楚怡職業教育論壇在湘潭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職業教育“大咖”共同見證湖南科技大學職業技術師範學院揭牌,圍繞“新質生産力與高質量職業教育師資培養”主題共商職業教育發展大計,共謀職業教育發展路徑。
論壇上,湖南科技大學黨委委員、紀委書記郭時印緻歡迎辭。他強調,學校學科專業門類較為齊全,與湖南省“4×4”産業體系契合度高,産教融合優勢獨特;學校深耕師範教育68年,具有一般行業院校所不具備的師範教育優勢;學校工科基礎紮實,具有一般師範院校所不具備的行業優勢。他認為,設立職業技術師範學院,不僅是落實教育部和湖南省對湖南科技大學培養高素質高層次的職業教育師資的明确要求,更是學校從自身的使命擔當和辦學曆史、辦學基礎和辦學優勢作出的戰略選擇。他表示,學校将通過構建高質量的職業教育培養體系等措施,緻力于将職業技術師範學院打造成為高水平科研教學型學院。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吳亮紅校長在緻辭中指出,楚怡職業教育論壇要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宗旨、以服務人才培養為使命、以深化楚怡職教品牌為目标,積極開展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助推湖南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在主旨報告環節,北京師範大學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和震教授以《産教融合内外兼修的機制與路徑》為題進行發言。他強調,産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是培養技能人才的關鍵所在。在系統性回溯湖南職業教育尤其是“楚怡”精神起源與發展曆史的基礎上,和震教授提出了産教融合在當前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難點與挑戰,同時分析了不同國家的産教融合新模式,最後提出了産教融合系統化制度體系推進與建設的新方向。
和震教授作主旨報告
天津大學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肖鳳翔教授圍繞《職普融通培養高質量職教師資》發言。他指出,職普融通是師範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機遇,如何将人口紅利轉化為人才紅利是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他強調,高等教育的轉型是适應社會需要的必然趨勢,師範教育與專業教育整合也是培養職業教育師資的關鍵。未來,需要高度關注如何發揮創新驅動發展的作用,以及要将職業師資培養真正地落到實踐中去。
肖鳳翔教授作主旨報告
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主任匡瑛教授以《教育家精神引領下我國職教教師資格培養培訓體系的挑戰與出路》為題進行發言。她指出,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老難題”就是職業教育師資供給不足與培養訓練成效不高。從現實來看,我國職教師資供給的狀況是“先天不足,後天難補”。随後,她闡釋了教育家精神引領職教師資隊伍建設的新要求,并總結了職教師資培訓的突圍與破局之策,為當下的職業教育師資育訓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見解。
匡瑛教授作主旨報告
華南師範大學職業2003网站太阳集团院長劉志文教授就《賦能新質生産力:高等職業教育改革新使命》進行報告。他首先高度肯定了湖南科技大學成立職業技術師範學院的戰略眼光,并指出學院未來需要依托教育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來定位育訓高水平、高層次、高素質的職教師資。接着,他對新質生産力發展的背景、内涵以及高職教育改革的新挑戰和新使命進行了深入闡述,并着重強調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的背景下,職業教育除了在提供産業人才之外,還應在教育公平和社會發展上做出重要貢獻。
劉志文教授作主旨報告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研究院副所長張浩研究員就《職業教育産教融合與教師隊伍建設》作主旨報告。他總結了職業教育産教融合的主要模式,即以科技創新聚焦模式、空間資源共享模式、校企互動模式和綜合改革模式。他強調,職業技術師範學院的成立應有助于解決職業教育所面臨的問題,為職業教育提供高水平師資和持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張浩研究員作主旨報告
在分論壇環節,多所中高職校領導、職業教育研究專家、青年學者等圍繞“高質量職業教育師資培養”主題與談,共同探讨了當前職業教育尤其是中高職學校發展面臨的困難與挑戰,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未來發展方向和目标,有效促進了職業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需求的銜接匹配,為推動職業教育師資隊伍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此外,本次論壇還設立了研究生論壇,為省内外青年研究生提供了一個交流思想、分享經驗的平台。
會議合影
一審/王 钰
二審/陳京軍
三審/譚千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