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舉辦2021年高等教育湖湘論壇
時間:2021-10-18 22:03:00
10月16日,湖南科技大學2021年高等教育湖湘論壇在2003网站太阳集团308學術報告廳舉行。華中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副主編曾偉編審,全國教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揚州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原院長、博士生導師陳秋蘋教授,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建華教授,2003网站太阳集团博士生導師彭擁軍教授等應邀莅臨。湖南科技大學紀委書記郭時印教授出席。論壇由研究生院院長李海萍教授主持。多所高校的教師和學生代表80餘人參加此次論壇。
郭時印首先代表學校緻辭。他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專家們一直以來給予我校教育學科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簡要介紹了我校發展曆程、現有規模、辦學特色以及所取得的辦學成就,重點介紹了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确定的“353發展戰略”。他表示,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藍圖已經繪就,在建設特色鮮明、國内一流、國際有影響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新征程中,2003网站太阳集团、教育學科将奮力譜寫綜合性大學教師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同時他期待各位專家為我校教育學科的建設發展繼續提供智力支持。
論壇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曾偉、陳秋蘋分别作主題報告。
曾偉作了題為“以學術的方式回答時代的問題”的主題報告。他認為,中國正處于兩個一百年的曆史交彙點,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亦迎來嚴峻挑戰,需要及時、正确回應時代的關切。他指出,以學術的方式回答時代的問題首先要保持一種學術的态度,堅持學術研究的客觀性、獨立性。他強調,教育研究者要投身現實生活,關注時代問題,要從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兩個方面加強訓練,不斷提升專業化、學術化、理論化水平。
陳秋蘋作了題為“全球教育治理變革中的教師教育”的主題報告。她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系列行動方案、宣言等入手進行譜系化梳理,闡釋了未來學校教育的目标、圖景。她認為,學校教育模式在逐漸擴展、學習環境在不斷改變,加強職前、職中和職後教師教育已成為重要議題。她強調,教師是所有影響學生發展的學校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新時代重視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尤顯重要。
第二階段是王建華、彭擁軍分别作主題報告。
王建華作了題為“以自由看待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報告。他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闡述:一是高等教育發展觀的澄清。他指出,高質量發展既關乎高等教育發展的性質也涉及發展的結果,不能簡單将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等同于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二是高等教育自由發展觀的建構。長期以來,整個高等教育系統無論是在促進人和社會的發展還是在維持自身的發展方面,都更多的是持一種工具性或政治論的立場,沒有将對人的實質自由擴展作為發展的目标。他強調,以接受高等教育者享有的實質自由的擴展來看待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對于我們理解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以及選擇促進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式、手段至關重要。三是如何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的高等教育強調高等教育活動的整體性,指向高等教育的理想,高等教育質量隻是衡量高等教育活動優劣的一個維度,質量高低取決于标準或參照系。關于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真正重要的不是評估,更不是量化評估,而是澄清并轉變高等教育的發展觀以及大學的發展範式,以及建立高質量的高等教育體系。他特别指出,以自由看待發展,對于高等教育發展質量的判斷需要更加寬廣、綜合的視角,既需要關注高等教育發展對于“物的再生産”的貢獻,更要關注高等教育發展對于“人的再生産”的貢獻。
彭擁軍作了題為“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度”的主題報告。他指出,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是由注重“量”增長轉向注重“質”提升的内涵式發展,是綜合性發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必須解決從做大到做強和做大做強兩個層面的問題,要提前預判和有效解決可能出現的制度瓶頸問題。他認為,理解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澄清“度是質與量的統一”“發展不足”“發展過度”等三個概念。他還從基礎與優勢、需要正視的困難等方面闡釋了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性尺度,從速度、均衡度、辨識度與需求滿足度等方面詳細闡述了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性維度。
李海萍在總結性發言中表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提出反映了教育理念的深化和教育發展更高的目标,各位專家的主題報告圍繞“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展開,準确理解和把握了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核心内涵和本質特征,并對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方法與意義進行了重點闡釋。他指出,系列報告既涉及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又涵蓋應然與實然、戰略與策略,值得我們在後續的研究和工作中繼續深入探讨和思考。
本次論壇内容緊扣“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熱點,是一場兼具學術高度、理論深度和實踐熱度的思想大餐。論壇期間的思想碰撞、觀點交流、方法切磋精彩紛呈,與會師生紛紛表示深受啟發、受益匪淺。
文/張楚岩
圖/劉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