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學術動态

趣談道德教育,深論品格導向 ——台灣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教務長簡成熙


簡成熙教授現場講授
 

現場參會師生認真凝聽講座
 

現場學生滿堂,聚精會神
 

講座後,與會人員合影

 
    文韻飄香,道德共鑒。2016年4月24日晚,台灣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教務長簡成熙教授在我校為第十二屆研究生“唯實·創新”學術論壇暨2003网站太阳集团“明湖教育論壇”作了題為“道德暨品格教育面面觀”的主題講座。講座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黨委書記譚建平教授主持。湖南科技大學人事處處長陳春萍教授、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院長陳坤華教授,黨委副書記王偉清教授,以及相關教師莅臨現場。
    簡成熙教授用随和幽默的開場白拉近了與在場聽衆之間的距離感,為講座增添了一絲活潑。他通過介紹自我學習經曆及台灣地區教育系學生的學習情景、職業走向開啟話題,并與在座同學就“是現代人還是古代先人更有道德品質”這一問題進行互動,用幾個小故事深入淺出地從“服膺應有的秩序,遵守既有的規範;思考或批判既定的道德規範;關懷、慈悲與同理心;圓融(而不圓滑)的生活智慧;品德或品格新解”五個維度講述了什麼是道德以及既定的道德規範存在哪些反思點。他指出:“道德是關懷、慈悲與同理心,其主要是用來規範自身,不是用來綁架他人的。”他主張大家應以寬容的态度對待不同主體選擇,用圓融的方式處世。簡教授生動而幽默的講解不時赢得師生們的掌聲。
    報告結束後,簡成熙教授與在座的同學們進行了交流互動,在師生答問環節裡,簡教授提出了“道德不是一種教條式的社會規範,衡量道德的标準也莫衷一是。我們能做的,是從切合自身情況的角度去思考、研究道德品格問題,意識到自己所擁有身份的責任。” 
    譚建平教授在總結發言中指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做好人,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培育學生的道德認識,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訓練學生的道德行為。他希望同學們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做有道德的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