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學科科研» 學科動态

“立德樹人”系列講座暨名師進研究生課堂之二十六:用最初的心,做永遠的事

11月18日晚,全國模範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湖南省唯一一名作為小學教師代表參加由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受到接見的石靈芝老師應邀莅臨我校,在第八教學樓308學術報告廳為我院師生帶來“用最初的心,做永遠的事”的主題講座。講座由2003网站太阳集团副院長譚千保主持,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本科生到場聆聽。

石靈芝老師以其從教32年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紮實的叙事能力,圍繞“靜心”、“慧心”、“慈心”三個關鍵詞,将一個個關于親人、朋友、學生的故事娓娓道來。她分享了參加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的所聞所感,并以“回憶中的李老師”的事例進行引入,闡述了自己的從教初心,以及在初心堅守下心境的澄明、心神的笃定和心靈的安頓。她指出,教育是一路溫情的陪伴,是心靈對心靈的滋養,這一過程從心開始。其一,靜心(靜心學習、靜心引領)。靜心豐盛自我,師者之愛會自然而然流淌;靜心閱讀學習,又使得愛的等級更高、生命力量最足。其二,慧心(靜能生慧、讓愛智慧)。做教育,光有愛是不夠的,還需要智慧。而要成為智慧型教師,則需要睿智、機智、理智、明智、大智和德智。其三,慈心(成就自己、成全他人)。教育使人慈悲,教師需德智雙修,有寬厚仁愛之心,成就自己而又成全他人。她表示,在用最初的心做永遠的事中,她感受到了友誼、薪火相傳、施與授的轉換與平衡及生命的偉大與不易。最後,石靈芝老師用《多一克溫暖》勉勵大家,好老師是有溫度的,我們應“看到”、“喚醒”和“預見”孩子,朝成為“四有”好老師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

譚千保回顧和總結了此次講座的内容,認為石靈芝老師所叙故事真實生動、極富深意,令人受益匪淺。同時,他要求在座同學思考以下四個問題:為什麼孩子們能寫出這麼富于想象、深意的優美語句?每個故事背後有着怎樣深刻的教育意蘊?家庭是人性的第一養育場所,個體和家庭是否在相互滋養?作為現在的學生和未來的老師、現在的子女與未來的父母,我們從本次講座中感受到什麼?

會後,我院同學紛紛表示了對石靈芝老師的感激之情。“‘迎光則微明,背光則幽暗’,理想的老師就如石老師這般”、“感謝石老師讓我們看到了女性的榜樣力量、教育的詩意和教育的美”、“石老師的講述,讓我們相信一以貫之的努力和從不懈怠的人生終究會獲得自我的豐盈平和”。

文/劉佳慧

圖/胡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