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网站太阳集团近五年論文發表情況(2016-2020)
時間:2021-06-17 18:00:00
序号 | 論文名稱 | 第一作者 | 通訊作者 | 發表年月 | 發表刊物名稱 | 收錄類型 |
1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年載文分析 | 李炳煌 | 201601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2 | 初中生樂觀歸因風格與抗挫折能力:自尊的中介作用 | 劉志軍 | 201601 | 心理與行為研究 | CSSCI(來源期刊) | |
3 |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價值及其實現方略 | 譚建平 | 201601 | 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CSSCI(來源期刊) | |
4 | 七年級學生應激事件與抑郁:自尊的中介作用 | 吳文峰(外) | 201601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5 | 如何培養流動兒童的親社會行為——基于父母參與的視角 | 邝娅(學) | 譚千保 | 201602 | 教育實踐與研究 | |
6 | “以學定教”的内涵、困境與實踐訴求 | 李學 | 201602 | 課程教學研究 | ||
7 | 中小學校本課程決策何以可能 | 曹俊軍 | 201603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8 | 積極心理品質培養: 流動兒童城市适應的助推器 | 龔琳涵(學) | 譚千保 | 201603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9 | 高等教育質量觀演進的邏輯 | 賈佳(學) | 彭擁軍 | 201603 | 江蘇高教 | CSSCI(來源期刊) |
10 | 批判性閱讀的内涵、理念及教學策略 | 李學 | 201603 | 現代中小學教育 | ||
11 | 教師實踐能力的結構及其培育:職前教育的視角 | 夏永庚 | 201603 | 上海教育科研 | CSSCI(擴展) | |
12 | 從時空因素談大學師生信任關系的阻力與對策——以課堂教學為例 | 向東春 | 201603 | 教師教育研究 | CSSCI(來源期刊) | |
13 | 密歇根大學的跨學科學位及啟示 | 張曉報 | 201603 | 山東高等教育 | ||
14 | 複雜理論視阈下大學生主體角色的沖突與調适 | 杜薇(學) | 李炳煌 | 201604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15 | 再論“語言形式教育”的歧路——對張長霖、王家倫商榷的回應 | 李山林 | 201604 | 江蘇第二師範學院學報 | ||
16 | Screen time on school days and risks for 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self-harm in mainland Chinese adolescents | 劉明理 | 201604 |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 SSCI源刊 | |
17 | 樂學論在研讨式教師培訓中的應用 | 王華女 | 201604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18 | 論美國研究型大學跨學科人才培養理念 | 張曉報 | 201604 | 高等理科教育 | ||
19 | 我國縣域教師培訓的運行機制探究 | 曹俊軍 | 201605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20 | 主體論在研讨式教師培訓中的應用 | 王華女 | 201605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21 | 處境不利兒童抗挫折能力的提升策略分析 | 張亦欣(學) | 劉志軍 | 201605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22 | 小學數學教學中人文精神的重塑 | 程珍珍(學) | 李炳煌 | 201606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23 | 農村中小學教師情緒調節策略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心理資本的中介作用 | 劉旭 | 201606 | 心理學探新 | CSSCI(來源期刊) | |
24 | 中學生抗挫折能力問卷的初步編制 | 劉志軍 | 201606 | 内蒙古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 | ||
25 | 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的課堂教學問題探讨 | 闫豔(學) | 陳坤華 | 201606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26 | 手寫與鍵入影響讀寫效果的研究争論及啟示 | 陳京軍 | 201607 | 現代教育技術 | CSSCI(來源期刊) | |
27 | 高校課堂教學合法性危機及其化解對策 | 陳坤華 | 201607 | 現代大學教育 | CSSCI(來源期刊) | |
28 | 基于自然後果法的兒童問題行為矯正研究 | 杜薇(學) | 李炳煌 | 201607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29 | “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探析 | 胡銀華 | 201607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30 | 返鄉農民工子女學校适應不良的影響及其應對 | 譚千保 | 201607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31 | 劉佛年創造性教學思想論略 | 周險峰 | 201607 |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CSSCI(來源期刊) | |
32 | 返鄉初中生的教師支持和心理适應:同伴關系的中介作用 | 譚千保 | 201608 | 青少年學刊 | ||
33 | 近代“洋貨”入侵與洋貨消費觀念發展分析 | 王超 | 201608 | 安徽文學(下半月) | ||
34 | 論學生的課程權力 | 夏永庚 | 201608 | 教育發展研究 | CSSCI(來源期刊) | |
35 | An Empirical Study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Dialectical Thinking Ability with WebQuest | 張偉平 | 張偉平 | 201608 | 2016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or Education | 大型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
36 | 我國高校跨學科人才培養實踐的動因分析 | 張曉報 | 201608 | 高等理科教育 | ||
37 | Dose response association of screen time-based sedentary behavio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nd depression | 劉明理 | 201609 |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 | SCI刊源 | |
38 | 小學生自尊、沖突情境歸因與應對方式的關系① | 劉明理 | 201609 | 當代教育論壇 | ||
39 | 大學生公民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 彭陽 | 譚建平 | 201609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40 | 兒童漢字練習:紙筆手寫與鍵盤拼音輸入的效果比較 | 陳京軍 | 201610 | 心理學報 | CSSCI權威期刊 | |
41 | 童年期同胞關系對成年初期人際關系、生活滿意度的影響研究 | 尹霞雲 | 201610 |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CSSCI(來源期刊) | |
42 | 隐喻加工的認知機制研究 | 周海波 | 201610 |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 ||
43 | 論和諧勞動關系的人本價值 | 陳春萍 | 201611 |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CSSCI(來源期刊) | |
44 | 心理健康素質測評系統:中國成年人人際健康素質全國采樣調查報告 | 劉旭 | 201611 | 心理與行為研究 | CSSCI(來源期刊) | |
45 | 我國高校教師學術激勵機制價值取向變遷及發展趨勢 | 劉宇文 | 201611 |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 CSSCI(來源期刊) | |
46 | 力量的塗抹:知識改變命運的考察 | 彭擁軍 | 201611 | 大學教育科學 | CSSCI(來源期刊) | |
47 | 根據學習者的需求選擇大學英語課外閱讀材料的綜述研究 | 吳維(學) | 陳坤華 | 201611 | 文教資料 | |
48 | 學術權力的價值本源與實現路向 | 向東春 | 201611 | 求索 | CSSCI(來源期刊) | |
49 | 《現代教育技術》微課程資源建設 | 張進良 | 201611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50 | 現代教育技術微課程資源建設 | 張進良 | 201611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51 | 清末民初公立高校校長産生模式研究 | 李海萍 | 201612 | 高等教育研究 | CSSCI權威期刊 | |
52 | 葉聖陶閱讀教學思想及其啟示 | 李學 | 201612 | 教育探索 | ||
53 | 情緒調節策略對農村中小學教師壓力困擾的影響:心理資本的中介作用 | 劉旭 | 劉志軍 | 201612 | 心理研究 | |
54 | 多元利益主體視角下的流動兒童義務教育問題 | 彭擁軍 | 201612 | 教育研究與實驗 | CSSCI(來源期刊) | |
55 | 價值自發到價值自覺:當代公民教育嬗變之途徑 | 譚建平 | 201612 | 求索 | CSSCI(來源期刊) | |
56 | 大學生課堂博弈模型分析 | 吳維(學) | 陳坤華 | 201612 | 文教資料 | |
57 | 論初中初任教師的教學理解 | 肖玉奇(學) | 朱華 | 201612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58 | N200腦電成分與中文詞彙加工研究 | 周海波 | 201612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59 | 女大學生在情緒後悔下擇偶決策的信息加工方式 | 周海波 | 201612 | 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
60 | 認知神經科學視角下的風險決策研究 | 周海波 | 201612 | 教育教學論壇 | ||
61 | 語義啟動範式下顯性水平對N200的影響 | 周海波 | 201612 | 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 ||
62 | 以師為本的教師教育職後培訓:内涵、目标及路徑 | 朱華 | 201612 | 基礎教育研究 | ||
63 | 基于師本的農村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與培訓的反思 | 朱華 | 201612 | 新課程研究(下旬刊) | ||
64 | 翻轉課堂對學習效果有效性的研究:教師角色視角——以教育技術學專業《數據庫基礎》實驗課程為例 | 張偉平 | 201701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65 | 大學生閱讀的“虛實結合” | 朱丹(學) | 陳坤華 | 201701 | 文教資料 | |
66 | 省域教育發展情況的實證分析 | 李學 | 201703 | 湖南社會科學 | CSSCI(來源期刊) | |
67 | 獨立與組合:美國研究型大學跨學科人才培養的基本模式 | 張曉報 | 201703 | 外國教育研究 | CSSCI(來源期刊) | |
68 | 從“灌輸”到“啟發”——論啟發式教學對教師能力的訴求 | 周姣術(學) | 朱華 | 201703 | 牡丹江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 | |
69 | 大學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及其對自尊的作用 | 常志彬(學) | 譚千保 | 201704 |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 |
70 | 我國高校跨學科人才培養面臨的困境及突破——基于理念、制度和方式的分析 | 張曉報 | 201704 | 江蘇高教 | CSSCI(來源期刊) | |
71 | 情緒效價影響自我姓名加工的電生理證據 | 周海波 | 201704 |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 CSSCI(來源期刊) | |
72 | 湘教版地理教科書“活動”模塊教學刍議 | 朱華 | 201704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73 | 清末民初公立高校校長任命機制研究 | 李海萍 | 201705 |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 CSSCI(來源期刊) | |
74 | 論學科核心素養的内涵及教學培育策略 | 李學 | 201705 |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CSSCI(來源期刊) | |
75 | 農村教師鄉土知識發展現狀的調查與研究——以湖南省為例 | 劉燦群 | 201705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76 | 流動兒童父母支持與社會文化适應的關系:積極心理品質的中介作用 | 譚千保 | 201706 | 中國特殊教育 | CSSCI(來源期刊) | |
77 | 論泛在學習環境中大學英語學習資源的供給 | 張進良 | 201706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78 | 多元文化下課程文化構建之思考 | 周姣術(學) | 朱華 | 201706 | 新課程研究(中旬刊) | |
79 | 漢語文教育本土化研究論綱 | 李山林 | 201707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80 | 高等教育質量意識演進與質量控制行為演變 | 彭擁軍 | 201707 | 江蘇高教 | CSSCI(來源期刊) | |
81 | 追求卓越:準教師成長經驗之探尋——一位師範畢業生的叙事研究 | 陳慧青 | 201708 | 内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 ||
82 | The Effect of Pinyin Input Experience on the Link Between Semantic and Phonology of Chinese Character in Digital Writing | 陳京軍 | 201708 |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 SSCI四區 | |
83 | 百年初中語文課程價值取向的回顧與前瞻 | 李學 | 201708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84 | Symmetrical and Asymmetr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Facial Expressions and Gender Information in Face Perception | 劉成偉 | 201708 |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 SSCI二區 | |
85 | 淺談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對當代教育教學的意義 | 周姣術(學) | 朱華 | 201708 | 學理論 | |
86 | 自由教育、職業教育與通識教育——西方高等教育思潮譜系溯源 | 李海萍 | 201709 | 教育研究 | CSSCI頂級期刊 | |
87 | 提取誘發遺忘的特性_證據與争議 | 劉旭 | 201709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88 | 清華大學本科榮譽學位透視 | 張曉報 | 201709 | 高校教育管理 | CSSCI來源刊物) | |
89 | 審核評估視角下凝練教學院特色項目的思考——以2003网站太阳集团為例 | 李炳煌 | 201710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90 | “課文”性質問題的學術演變 | 李山林 | 201710 | 衡陽師範學院學報 | ||
91 | 心理資本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生活滿意度的影響 | 劉旭 | 201710 |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 ||
92 | 馬克思“人的本質”理論:公民教育的哲學基礎 | 譚建平 | 201711 |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CSSCI(來源期刊) | |
93 | 我國高校雙學位教育的困境與出路 | 張曉報 | 201711 | 黑龍江高教研究 | CSSCI(擴展) | |
94 | 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現狀調查報告——以湖南省為例 | 李炳煌 | 201712 | 當代教育論壇 | ||
95 | 項目競争強度對毒品成瘾者提取誘發遺忘的影響 | 劉旭 | 201712 |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 CSSCI(來源期刊) | |
96 | 大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及能力提升研究 | 劉韌 | 201801 |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 | ||
97 | 關于“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的探索 | 譚建平 | 201801 |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 CSSCI(來源期刊) | |
98 | 智能化:智能社會學校教育發展與變革的必然趨勢 | 張進良 | 201801 | 教育探索 | ||
99 | 論實現高校内涵式發展的路徑選擇 | 周險峰 | 201801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100 | 台灣地區課程美學研究的現狀、問題與展望 | 夏永庚 | 201802 | 全球教育展望 | CSSCI(來源期刊) | |
101 | 青少年網絡欺負幹預研究述評 | 劉志軍 | 201804 | 基礎教育 | CSSCI(擴展版) | |
102 | 嵌入性難題與化解:優化流動兒童教育處境的可能視角 | 彭擁軍 | 201804 | 教育研究與實驗 | CSSCI(來源期刊) | |
103 | 流動兒童的幸福感及其提升路徑——基于公正世界信念的視角 | 譚千保 | 201804 | 青少年學刊 | ||
104 |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music library | 吳新甯 | 201804 | Journal of 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ies | SCI四區 | |
105 | 師範院校百年發展中的“師範”堅守與時代流變 | 劉景超 | 201805 | 大學教育科學 | CSSCI | |
106 | 父親性别角色與參與幼兒教養的關系 | 尹霞雲 | 201805 | 教育現代化 | ||
107 |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英語課堂教學實踐策略 | 肖清清(學) | 朱華 | 201806 | 牡丹江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 | |
108 | 地方高水平大學建設策略分析——以湖南“985”高校為例 | 周險峰 | 201806 | 當代教育論壇 | 北大核心 | |
109 | 清末民初公立高校經費政策研究 | 李海萍 | 201807 | 高等教育研究 | CSSCI 權威期刊 |
|
110 | 高校與中小學合作培養教師的現實困境與對策 | 夏永庚 | 201807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111 | 懷特海的教育目的觀對當代教育教學的啟示 | 周姣術(學) | 朱華 | 201808 |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報 | |
112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高校内部領導體制改革審視 | 李海萍 | 201809 |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CSSCI(來源期刊) | |
113 | 改革開放40年小學語文教科書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 劉景超 | 201809 |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 CSSCI(來源期刊) | |
114 | 論高校内涵式發展的教學供給側改革 | 劉宇文 | 201809 |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 CSSCI(來源期刊) | |
115 |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道德焦慮及緩解策略 | 譚建平 | 201809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116 | 論“互聯網 + ”背景下大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内在機理 | 譚建平 | 201809 | 黑龍江高教研究 | CSSCI(擴展版) | |
117 | 累積生态風險影響農村兒童校園欺淩的實證調查 | 譚千保 | 201809 |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 CSSCI(來源期刊) | |
118 | 家庭系統視域下幼兒共情能力的培養 | 周含芳(學) | 劉志軍 | 201809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119 | 中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研究審思 | 黃曉彬(學) | 周險峰 | 201810 |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報 | |
120 | 完善我國中小學生隐私保護法規的思考 | 周險峰 | 201810 | 教育與教學研究 | ||
121 | 伴随性情緒與認知信息詳盡度對大學生購買意願的影響 | 胡會玲(學) | 劉成偉 | 201811 | 黑龍江生态工程職業學院學報 | |
122 | 從“畫圖”到“美術”:清末民初學校美術課程設置研究 | 李海萍 | 201811 |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 CSSCI(來源期刊) | |
123 | 教師的“教育熱情”:消退與喚起 | 譚千保 | 201811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124 | 小學教師深學習的障礙及其超越 | 李銀潔(學) | 陳坤華 | 201812 |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報 | |
125 |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書的仁愛思想傳承與現代啟示 | 劉景超 | 201812 | 課程教學研究 | ||
126 | 法治化視野下高校教師激勵機制探析 | 劉宇文 | 201812 | 高等教育研究 | CSSCI(來源期刊) | |
127 | 學科、跨學科與高等教育的社會正義追求——批判教育學的視角及其修正 | 周險峰 | 201901 |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 CSSCI(來源期刊) | |
128 | 小學教育專業多層次全方位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 | 夏永庚 | 201902 | 上海教育科研 | 北大核心 | |
129 | Sibl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young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in Chinese two-child families | 尹霞雲 | 201902 |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 SSCI四區,SCI國外 | |
130 | 核心素養理念:落地之困及其支撐 | 夏永庚 | 201903 | 大學教育科學 | CSSCI(來源期刊) | |
131 | 走班制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挑戰與應對 | 夏永庚 | 201903 | 現代基礎教育研究 | CSSCI來源集刊 | |
132 |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of hope among late-adolescents:Population heterogeneity and the impact of gender and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 尹霞雲 | 201903 | Journal of Adolescence | SSCI二區,SCI國外 | |
133 | 美國反标準化考試運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 周險峰 | 201903 | 全球教育展望 | CSSCI(來源期刊) | |
134 | “湖南教育現代化2035”:基礎、挑戰與願景 | 唐漢琦 | 201904 | 當代教育論壇 | 北大核心 | |
135 |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研究——教學内容資源建設的“重普輕特”問題與對策 | 王偉清 | 201904 |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報 | ||
136 | 教育:一種跨越邊界的公共領域——吉魯批判教育思想論略 | 周險峰 | 201904 | 當代教育論壇 | 北大核心 | |
137 | 美國批判教育學的倫理之維 | 周險峰 | 201904 | 教育研究 | CSSCI(來源期刊) | |
138 |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老年教育走進農村的必要、可能與路徑 | 張曉報 | 201905 | 成人教育 | 北大核心 | |
139 | 論高等教育學的生存邏輯 | 張曉報 | 201905 | 大學教育科學 | CSSCI(來源期刊) | |
140 | 他人影響個體決策的機制研究 | 周海波 | 201905 | 科教導刊 | ||
141 | 中小學教科書 70 年改革的曆程與經驗 | 朱 華 | 朱華 | 201905 |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 CSSCI(來源期刊) |
142 | 農村教師鄉土知識融入課堂教學的探讨 | 劉燦群 | 201906 |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 ||
143 | 青少年網絡欺負的社會比較機制探究 | 劉志軍 | 201906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144 | 格物緻知:一種課程美感經驗的生成智慧 | 夏永庚 | 201906 |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CSSCI(來源期刊) | |
145 | 能力導向的小學語文教科書插圖教學策略 | 肖清清(學) | 朱華 | 201906 | 牡丹江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 | |
146 | 《愛彌兒》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及其對當代教育的啟示 | 肖清清(學) | 朱華 | 201906 | 知識經濟 | |
147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基礎教育公平政策的推進策略與演進邏輯 | 李海萍 | 201907 | 全球教育展望 | CSSCI(來源期刊) | |
148 | 我國高校實施本科生導師制的成效、問題與出路 | 唐漢琦 | 201907 | 重慶高教研究 | CSSCI(擴展) | |
149 | 17省市中小學教師勝任力評價标準比較研究 | 肖清清(學) | 朱華 | 201907 | 江蘇教育 | |
150 | 語言智能理論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策略 | 肖清清(學) | 朱華 | 201907 | 牡丹江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報 | |
151 | 基于GETAMEL的師範生微學習行為影響因素實證研究 | 張進良 | 201907 | 當代教育論壇 | 北大核心 | |
152 | 大數據視阈下學習資源智能推薦模型構建 | 張進良 | 201907 |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CSSCI(來源期刊) | |
153 | 新世紀以來美國中小學的“拒考運動”及其啟示 | 周險峰 | 201908 | 比較教育研究 | CSSCI(來源期刊) | |
154 | 清末民初學校體育課程設置政策研究 | 李海萍 | 201909 |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 CSSCI(來源期刊) | |
155 | 提取誘發遺忘中的相關代價與效益問題:反應抑制能力與項目競争強度的影響 | 劉旭 | 201909 | 心理科學 | CSSCI(來源期刊) | |
156 | Differential Profiles of Response Inhibition Deficit Between Male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nd Schizophrenia | 石利娟 | 201909 | Autism Research | SCI國外,SSCI二區 | |
157 | 部編本語文教科書内容的價值意蘊與教學策略 | 肖清清 | 朱華 | 201909 | 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 |
158 | 立德樹人視域下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 | 肖清清 | 朱華 | 201909 | 西部素質教育 | |
159 | 青少年網絡遊戲成瘾及其幹預:家庭風險的視角 | 尹霞雲 | 201909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160 | Influence of Self-Relevance and Reputational Concerns on Altruistic Moral Decision Making | 占友龍 | 201909 |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 SSCI二區 | |
161 | 美國研究型大學跨學科專業教育的實踐及啟示 | 張曉報 | 201909 | 高校教育管理 | CSSCI(來源期刊) | |
162 | “理性”與“信仰”的共生:西方大學發生的精神脈向 | 李海萍 | 201910 | 高等教育研究 | CSSCI(來源期刊) | |
163 | 當前高校畢業生“慢就業”現象研究 | 劉宇文 | 201910 | 學術前沿 | CSSCI(來源期刊) | |
164 | 社會距離與分配差距對兒童有利不公平厭惡的影響 | 譚千保 | 201910 | 心理科學 | CSSCI(來源期刊) | |
165 | 試論課程美學的内涵與意義 | 夏永庚 | 201910 | 中國教育科學 | CSSCI來源集刊 | |
166 | 農村青少年希望感的特點及其與感恩、生活滿意度的關系 | 尹霞雲 | 201910 | 心理月刊 | ||
167 | 自我-他人重疊影響疼痛共情的ERP研究 | 周海波 | 201910 | 心理科學 | CSSCI(來源期刊) | |
168 | 新時代教科書的育人功能與編寫方略 | 朱華 | 朱華 | 201910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
169 | 項目競争強度對焦慮特質大學生提取誘發遺忘的影響 | 劉 旭 | 201911 |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 CSCD(核心) | |
170 | Combined Pattern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Screen-Related Sedentary Behavior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And Their Correlations With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elf-Injurious Behaviors | 劉明理 | 201911 |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Behavior Management | SCI國外 | |
171 | 近十年網絡欺負旁觀者的研究概述 | 周含芳 | 劉志軍 | 201911 | 少年兒童研究 | |
172 | 教科書的審美化教學功能及其實現 | 劉景超 | 201912 |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 CSSCI(來源期刊) | |
173 | 學術忠誠是學者的本質特征——對“張楚廷數據”價值意義的解讀研究 | 劉宇文 | 201912 | 大學教育科學 | CSSCI(來源期刊) | |
174 | 父母焦慮及其情緒調節對青少年焦慮影響的網絡分析 | 石利娟 | 201912 |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 CSSCI(來源期刊) | |
175 | 聲旁假借與字形直接表意對漢字解讀與語源探尋的重要性 | 黃青 | 201922 | 基礎教育研究 | 普刊 | |
176 | 聲譽損失風險下自我相關性對道德決策的影響 | 占友龍, 肖嘯, 譚千保, | 202002 | 科學通報, | 北大核心期刊 | |
177 | Associations of 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with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suicidality in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 劉明理 | 202003 | PeerJ, | SCI | |
178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trauma and 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among college students: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 石利 娟 | 202004 | Journal of Behavioral Addictions | SSCI | |
179 | Altered empathy-related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adolescents with early-onset schizophrenia an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 石利 娟 | 202005 | 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 SCI | |
180 | Influence of Neuroticism on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Chinese Adolescents: The MediationEffects of Cognitive EmotionRegulation Strategies | 劉成偉 | 202005 | frontlers in psychiatry | SSCI(二區) | |
181 | Zhan, Y., Xiao, X., Tan, Q., Li, J., Fan, W., Chen, J., & Zhong, Y. (2020). Neural correlations of the influence of self-relevance on moral decision-making involving a trade-off between harm and reward. Psychophysiology, | 占友龍 | 202004 | SSCI | ||
182 | 我國課程哲學研究三十年:特點、問題與展望 | 夏永庚 | 202001 | 當代教育科學 | 北大核心期刊 | |
183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課堂教學新生态的構建 | 張偉平 | 202001 | 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 CSSCI(擴展版) | |
184 | “因材施教”的現實困境與突破-“自分教學”的新探索 | 周險峰 | 202001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普刊 | |
185 | 著作評述-為千秋基業的發展提供系統的曆史參照-評熊賢君著《國民義務教育研究》 | 周險峰 | 202001 | 大學教育科學 | CSSCI(來源期刊) | |
186 | 我國鄉村學校建設政策的演進邏輯 | 劉景超 | 202002 |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報) | 普刊 | |
187 | 認知負荷和項目競争強度對大學生提取誘發遺忘的影響. | 劉旭,白學軍 | 202002 | 心理學探新 | CSSCI(來源期刊) | |
188 | 孤兒自殺自殘行為與暴力遭遇、心理韌性的關系 | 學生 | 譚千保 | 202002 |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 (CSCD) |
189 | 從累積生态風險的視角關注青少年攻擊行為. | 學生 | 譚千保 | 202002 |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 普刊 |
190 | 雙學士學位、聯合學士學位等概念正義 | 張曉報 | 202002 | 大學教育科學 | CSSCI(來源期刊) | |
191 | 農村兩類學校布局優化的現實問題與方向選擇 | 劉宇文 | 202002 |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 CSSCI(來源期刊) | |
192 | 智能化環境中基于學習分析的學習行為優化研究 | 張進良 | 202002 | 遠程教育雜志 | CSSCI(來源期刊) | |
193 | 在線衆籌:高校數字教育資源建設的新模式 | 張進良 | 202002 |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 普刊 | |
194 | 優化流動兒童教育處境的可能策略 | 彭擁軍 | 202003 | 教育研究與實驗 | CSSCI(來源期刊) | |
195 | 由“術”達“美”:美術教科書70年之演進、成就與反思, | 李海萍 | 202003 | 教育學報 | CSSCI(來源期刊) | |
196 | 論教師的教材素養及其提升 | 朱華 | 202005 |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 | CSSCI(來源期刊) | |
197 | 從”小”到”大”的數學教育——新中國小學數學教科書發展研究 | 朱華 | 202005 |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 CSSCI(來源期刊) | |
198 | 實施“大勞動教育”:現實訴求、基本邏輯與路徑選擇 | 夏永庚 | 202006 | 當代教育論壇 | 北大核心 | |
199 | 累積生态風險對農村初中生攻擊行為的影響:有調節的中介模型. | 譚千保 | 202006 | 心理與行為研究 | CSSCI(來源期刊) | |
200 | Regulatory focus and regulatory mode – Keys to narcissists' (lack of) life satisfaction? | 歐陽益 | 202006 |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SSCI | |
201 | The Effect of Instant Message on Chinese Character HandwritingAmong Teens: Pinyin Input Experience as a Compensating Role | 陳京軍 | 202007 | 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 | SSCI(四區) | |
202 | Does Net-Speak Experience Interfere With the Processing of Standard Words? Evidence From Net-Speak Word Recognition and Semantic Decisions | 陳京軍 | 202008 |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 SSCI(二區) | |
203 | 專遞課堂中師生互動對課堂學習效果的影響 | 張偉平 | 202008 | 電化教育研究 | CSSCI | |
204 | Influence of Neuroticism on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The Mediation Effects of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
劉成偉 | 202008 |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 SSCI(二區) | |
205 | 從“自治”到“共治”:民國時期私立高校經費政策研究 | 李海萍 | 202008 | 高等教育研究 | CSSCI(來源期刊) | |
206 | 質量觀演進與高等教育評價的耦合 | 彭擁軍 | 202010 | 江蘇高教 | CSSCI(來源期刊) | |
207 | 人工智能時代教師的智能教育素養探究 | 劉斌 | 202011 | 現代教育技術 | CSSCI(來源期刊) | |
208 | 跨學科專業發展的機制障礙與突破——中美比較視角 | 張曉報 | 202014 | 高校教育管理 | CSSCI(來源期刊) | |
209 | 問責與信任:大學學術治理的邏輯與路徑 | 向東春 | 202019 | 教育發展研究 | CSSCI(來源期刊) | |
210 | 我國鄉村學校建設政策的演進邏輯 | 劉景超 | 202022 | 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 ||
211 | 美國研究型大學“個人專業”及啟示 | 張曉報 | 202036 | 高教發展與評估 | CSSCI(擴展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