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師資隊伍» 教 授

周險峰

周險峰,男,1969年生,湖北浠水人,中共黨員。教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及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學位(1994-1997)、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2003-2006)、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後(2007-2010)、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2016-2017)。主要研究教育學原理與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教育及農村教育研究。主持國家級及省部級課題10多項,在《教育研究》等期刊上發表論文50多篇。現任湖南科技大學教師發展中心主任、教育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湖南科技大學教師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雜志副主編。社會兼職:華東師範大學理解教育研究所及湖南師範大學創新師資發展研究院兼職研究員。教育部首批師範類專業認證專家、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評審專家、國家學位辦碩、博士學位論文評審專家、湖南省教育科學決策咨詢委員會秘書長、湖南省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專家、中國教育學會農村教育分會理事、全國教學論專業委員會理事、湖南省教育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教師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思沁中學課改指導專家。

主要教授課程:教育學原理、教育學前沿、基礎教育

主要研究領域:教育基本理論與教育史、教育管理學、教師教育及農村教育研究

聯系方式:xianfengzhou@163.com

一、主要學術論著

學術論文:

[1]美國批判教育學的倫理之維,教育研究2019,7 CSSCI

[2]新世紀以來美國中小學的“拒考運動”及其啟示,比較教育研究2019,7 CSSCI

[3]美國反标準化考試運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全球教育展望2019,4 CSSCI (人大複印資料《中小學教育》,2019,7)

[4]學科、跨學科與高等教育的社會正義追求——批判教育學的視角及其修正,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9.1 CSSCI

[5]教育:一種跨越邊界的公共領域——吉魯批判教育思想論略,當代教育論壇,2019.1 核心(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9,4)

[6]劉佛年創造性教學思想論略,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6,6 CSSCI

[7]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進展、問題及對策,《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5,1 CSSCI

[8]後現代轉向:我國後現代教育研究三十年的回顧與反思,比較教育研究,2010,1 CSSCI

[9]區域教師教育初探,大學教育科學,2010,4 CSSCI

[10]課程創生:中小學教師主體性的自我确證,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0,4 CSSCI

[11] “士人”品格與中國高校教師群體的精神建構,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1 CSSCI

[12]文化政治:批判教育理論視域中的教師教育,教師教育研究,2009,9 CSSCI

[13]教師作為知識分子:走向批判的教師教育,外國教育研究,2009,7 CSSCI

[14]教育文本理解的尺度:一種解釋學的視角,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4 CSSCI

[15]中小學科學教育課程改革的觀念性支持,中國教育學刊,2005,2 CSSCI

[16]教師發展的障礙:被局限的視阈,中國教育學刊,2004,2 CSSCI

[17]論高校重組期地方師範院校的發展戰略,教師教育研究,2005,2 CSSCI

[18]學生與課本如何相互作用:通過教育媒介來研究社會化的方法論問題,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1(譯)CSSCI

學術著作:

[1]農村教師政策執行績效問題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20

[2]教育基本理論研究:回顧與反思,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6

[3]教師流動問題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

[4]農村教師問題研究三十年:回顧與反思,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

[5]教育文本理解論,廣東高等教育研究,2007

二、主持的主要項目

[1] “回歸馬克思”:批判教育學的馬克思主義傳統複興問題研究,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一般項目(BOA200049;在研)

[2]教育“右轉”的抵制:批判教育研究的曆史及其理論建構,201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一般項目(BOA140022;結題)

[3]國家-社會理論視野下的中國鄉村教師流動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07JC840012;結題)

[4]後現代文化思潮背景下的中國教育的現代性問題研究,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FAB080530;結題)

[5]美國後現代主義教育思潮與流派研究,中國博士後特别資助項目(200902060;結題)

[6]西方教育思潮的傳入與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價值選擇,中國博士後二等資助項目(200702060;結題)

[7]湖南省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實證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重大招标項目(XJK012AGD001;結題)

[8]新時代湖南省高等教育結構優化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學決策咨詢重大項目,(XJK19JCZD13;在研)

[9]後現代語境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問題研究,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12YBA129;結題)

[10]教育學專業按照一級學科招收培養研究生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湖南省學位與研究生教改項目(JG2011B036;結題)

[1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教師政策執行績效評估研究,湖南省高校創新平台開放基金項目,(11K025,結題)

[12]女性主義視角下的中西部鄉村女教師流動問題研究,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09YBB141;結題)

[13]中國古代經典型教學文本的解釋張力的研究,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 05ZC72;結題)

[14]新課改與高中教育行為選擇的價值沖突及其調适機制分析,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XJK06CJJ081,結題)

[15]湖南省高校教師教學發展機制創新研究——基于高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功能比較的視角,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項目,(HNJG-2020-0524,在研)

三、獲得的主要獎勵

[1]《教育文本理解論》在第三屆“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評審中獲“一等獎”,獨立;

[2]《教師流動問題研究》在第三屆“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評審中獲“二等獎”;排二;

[3]《農村教師問題研究三十年:回顧與反思》在“湘潭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評審中獲三等獎,排一;

[4]《強化教育屬性突出實踐能力建構互動機制——地方院校教育碩士培養模式創新的實踐探索》,在“首屆全國教育碩士教學改革成果獎”評審中獲二等獎,排一;

[5]《教育文本理解論》在“首屆中國大學出版社協會優秀理論著作獎”評審中獲得一等獎,獨立;

[6]綜合性大學教師教育一體化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在“2008年湖南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成果獎”評審中三等獎,排二;

[7]高校人本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在“2006年湖南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成果獎”評審中獲二等獎,排三;

[8]大學+師範教師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在“2006年湖南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成果獎”評審中獲一等獎,排三。

四、獲得的主要榮譽稱号

2002年“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

2012年“湖南省新世紀人才”;

2009年“湘潭市技術骨幹人才”;

2015年“湘潭市技術骨幹人才”

2019年“湘潭市高層次人才”

2010年“全國第二屆教育碩士優秀指導教師”

2012-2016年湖南科技大學第二屆、三屆、四屆、五屆優秀碩士生導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