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師資隊伍» 教 授

李 學

李學,男,漢族,中共黨員,湖南桃江人,教育學博士,湖南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基礎教育教材研究院院長,全國第四屆教育碩士優秀教師,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基礎教育教材研究院兼職研究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學科咨詢委員會專家、湖南省中小學教師培訓省級專家、湖南省教師資格考試首席考官(面試)。長期關注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和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問題,以教科書、語文課程論為主要研究方向,在《中國教育學刊》《教師教育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出版《教科書編輯學》《高中語文課程價值取向論》等學術專著四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青年項目等各類課題10項。獲得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成果獎、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秀研究成果獎、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等獎勵。

主要教授課程:語文課程與教材研究、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德育與班級管理

聯系方式:327790713@qq.com

一、著作

1】《和合語文課程研究(獨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

2高中語文課程價值取向論()湖南人民出版社2016

3】《省域教育發展水平的實證研究(獨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

4】《教科書編輯學(獨著)廣東教育出版社,2022

二、主要論文

[1]新時代國家形象教育的路徑融合[J].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4(01).

[2]先驗的想象:教科書塑造國家形象的路徑分析[J].教育科學,2020,36(04).

[3]論學科核心素養的内涵及教學培育策略[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0(03).

[4]省域教育發展情況的實證分析[J].湖南社會科學,2017,(02).

[5]葉聖陶閱讀教學思想及其啟示[J].教育探索,2016,(12).

[6]課例研究的新取向與實施路徑[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8(04).

[7]關注教師流動 促進教育均衡發展[J].大學教育科學,2014,(02).

[8]論語言教育内容的生成智慧[J].求索,2014,(01).

[9]區域教育一體化改革:内涵、動因與路徑[J].現代教育管理,2013,(12).

[10]也論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及其實[J].中國教育學,2012,(12).

[11]大學課堂教學研究十年:進展與反思[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5(03).

[12]對話與理解:魏晉玄學清談之教學意蘊解析[J].教師教育研究,2010,22(01).

[13]教教材還是用教材教”——兼論教材使用功能的完善[J].教育發展研究,2008,(10).

[14]微觀權力論對當前道德教育的啟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8,(03).

[15]論對話型課堂的内涵、特征與功能[J].教育科學,2008,(01).

、主持課題

[1]70年來中小學教科書中的國家形象變遷與接班人身份建構研究(BHA190144),2019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課題;

[2]中小學統編語文教材語言文字教育路徑研究,2022年湖南省語委重點課題;

[3]湖南省線下一流本科課題《語文教學論》,2020年湖南省教育廳項目;

[4]後疫情時代教育碩士研究生線上教學方式的實踐與探索(2020JGZD051),2020年湖南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重點項目;

[5]文化沖突視角下的中學生人文底蘊培育研究(XSP18YBC1302018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

[6]專業認證背景下的綜合性大學師範專業建設研究與實踐,2018年湖南省教育廳普通高校教改項目;

[7]語文教科書中的文化認同研究(18C0302),2018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

[8]語文教材建設中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18YBA169),2018年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

[9]教育碩士(語文學科教學)案例庫建設(JG2017B083),2017年湖南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10]百年文化變遷中的初中語文課程價值取向研究(14YBA168),2014年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

[11]走向和合:百年文化變遷中的高中語文課程價值取向研究(12YJC880047),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青年);

[12]湖南建設教育強省目标及指标體系研究(XJK012AJM002),2012年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

四、獲獎情況

[1]向着明亮那方:C小學童詩的行與思,2020年湖南省優秀研究生優秀專業案例;

[2]《新時代國家形象教育的路徑融合》獲2021年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排1

[3]4N+X模式推動鄉村學校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獲2022年湖南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排2);

[4]《需求引領 兩翼驅動 四維融合——地方綜合性大學卓越教師協同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獲2022年湖南省第十三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排2);

[5]培根鑄魂:樂樂作文教學的十年探索與實踐》獲2022年湖南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排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