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本科教育

2003网站太阳集团“敏行班”舉行第十五期學術沙龍

9月10日晚19:30,敏行班在敏行樓A231會議室舉行第十五期學術沙龍,主題為“敏行班培養模式及運行機制探讨”。教育學系主任唐漢琦,常任導師陳宣霖及敏行班全體學員參加此次沙龍。

首先,唐漢琦老師一一介紹了敏行班的在學成員及新學員,并對上學年敏行班的活動情況做了簡要介紹,強調敏行班是教育學專業學生在學術研究素養發展方面的“第二課堂”,是進行教育學術研究訓練的重要平台,所有學員應當積極參與并全身心投入到敏行班的學術活動中來。然後,唐漢琦老師詳細介紹了最新修訂的敏行班“學-思-研”培養模式,即以課程學習、個人思考以及文獻研讀為出發點,師生在共同研讨經典文獻中交流思想、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力争将有價值的問題凝練為研究課題,進而展開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因而,敏行班學術沙龍将圍繞“思考交流”展開,每一期沙龍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讀書交流,全體學員圍繞一本(篇)教育文獻進行分享交流,并由2-3位學員作主題彙報,其他學員則自由發言;第二階段為課題彙報,由已申報大學生科研創新計劃(SRIP)項目或計劃申報課題項目、或自主開展課題研究的學員彙報交流研究計劃或研究進展中的疑難問題。對于敏行班的培養模式,常任導師陳宣霖補充強調,舉辦敏行班的目的是培養學員在學術研究方面的“聽、說、讀、寫”能力,大家要廣泛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邊讀邊想,邊讀邊寫,不僅可以寫讀書筆記,還可以寫文獻綜述、課題論文,同時,在沙龍上還要學會傾聽理解他人觀點,敢于表達、善于表達個人觀點,全面提高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能力。之後,學員們圍繞“學-思-研”培養模式的運行機制展開讨論,王慧同學對如何選擇研讀文獻提出疑問,唐漢琦老師認為,書目可以結合學員們的核心專業課程、研究興趣以及四位導師的綜合判斷進行選擇。劉雅博同學提出,一期沙龍交流一本經典著作,也就是兩周須讀完著作,而經典著作應當精讀,但同時還需要完成課程學習以及其他活動,會不會時間不夠?對此,唐漢琦老師指出,作為本科生要學會靈活運用讀書方法,目前不必過于追求精讀,精讀與泛讀相結合,首要還是泛讀,力求能解,不求甚解,擴大讀書量之後,若需專門研究再進行精細化研讀,因而,兩周時間通讀一本書應該是可行的。

最後,在師生們的共同讨論下,确定下期沙龍分享交流約翰·洛克的經典著作——《教育漫話》,同時,為了使後續沙龍不再反複讨論應該研讀哪些文獻,唐漢琦老師根據學員們本學期的核心專業課程推薦了渠敬東,王楠合著的《自由與教育——洛克與盧梭的教育哲學》、朱永新的《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史》、蘭德爾·柯林斯的《文憑社會》等經典文獻作為後續沙龍備選書目。

image.png

文/圖 杜凱如

一審/陳宣霖

二審/唐漢琦

三審/張進良

TOP